[实用新型]自动裁判游戏棋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96340.9 | 申请日: | 2008-04-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28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 发明(设计)人: | 戴建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建宾 |
| 主分类号: | A63F3/02 | 分类号: | A63F3/02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云 |
| 地址: | 550008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裁判 游戏 | ||
1.一种自动裁判游戏棋,包括甲、乙两组棋子;其特征在于:两组棋子的正面均设有护框(1),其中乙组棋子护框(1)的外围设有能与甲组棋子护框(1)相扣合的止口(5);在甲组棋子的护框(1)中平行设置第一凸条(2)和第二凸条(3),上述两凸条相面对的端面沿纵向方向间隔一段纵空挡(B)、两凸条相面对的侧面沿横向方向构成一段横空挡(A),不同级别棋子两凸条的长度、以及纵空挡(B)距离棋子底边的距离各不相同;在乙组棋子的护框(1)中对应于横空挡(A)的区域内设有一个凸起(6),而且当甲组的棋子与乙组的棋子级别相同时该凸起设置在对应于纵空挡(B)和横空挡(A)相交汇的区域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裁判游戏棋,其特征在于:按照棋子级别由低到高的顺序第一凸条(2)的长度逐级增大、第二凸条(3)的长度逐级减小、纵空挡(B)距离棋子底边的距离逐级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裁判游戏棋,其特征在于:按照棋子级别由低到高的顺序第一凸条(2)的长度逐级减小、第二凸条(3)的长度逐级增大、纵空挡(B)距离棋子底边的距离逐级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自动裁判游戏棋,其特征在于:在甲、乙两组棋子的显著位置设有方向标记(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建宾,未经戴建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634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细纱经纱管修复机
- 下一篇:养殖家畜电子擒拿捕杀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