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野外数据采集设备浪涌保护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96134.8 | 申请日: | 200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81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赵福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福江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H02H9/06;H02H3/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力桥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董洪波;曹振国 |
地址: | 518055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野外 数据 采集 设备 浪涌保护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备的雷电防护浪涌保护装置,尤其是野外作业设备的雷电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地质勘探野外作业过程中,经常发生雷击造成勘探仪器设备损坏的事情,不仅造成设备高额经济损失,同时严重影响施工进度的进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各种设备内部没有或缺乏应对直击雷及雷电电磁脉冲的能力;
2、设备的接地缺乏或没有做到能够泄放雷电电磁脉冲的能力。
雷电及电磁脉冲必须经过可靠的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泄放到大地上。对于固定的建筑物或仪器设备,我们可以通过专门的地网将雷电及电磁脉冲泄放到大地上。
野外地质勘探作业是一种工作地点不固定,流动性强,仪器设备滚动前进式的工作方法。勘探作业的设备价值极其昂贵,动辄数百万到数千万元人民币,组件分布范围却极其广泛,大多属于旷野地带,容易引发雷电及电磁脉冲的侵袭,然而设备没有有效的接地措施。当雷电及电磁脉冲袭击到组件网络的任何一点,由于没有泄放通道,强大的脉冲电流瞬间便肆无忌惮的传到整个网络的信号采集器、数据传输设备、供电设备以及数据处理设备,造成大面积的仪器设备的损毁。据统计,每年因雷击造成野外物探行业仪器设备损坏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几百万乃至数千万元。如何减少和降低损失是中石化、中石油等大型国有企业以及每一个物探公司都十分关心的事情。
发明内容: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野外作业设备雷电及电磁脉冲防护的野外数据采集设备浪涌保护器。
它包括机壳连接的顶盖、锥形底座和电缆线;机壳内设置浪涌保护组件连接锥形底座接线端子,锥形底座下端连接锥形引下线。
浪涌保护组件采用如下电路:Line1连接MOV1、F1一端,F1另一端连接F3、TVS一个正极,F3另一端连接MOV3,TVS的另一个正极连接D1负极、D2正极;Line2连接F2一端、MOV2,F2另一端连接F4一端、D1正极、D2负极,F4另一端连接MOV4;MOV1另一端连接G1,MOV2另一端连接G2,MOV3另一端连接G3,MOV4另一端连接G4,G1、G2、G3、G4的另一端接地。
当雷电流过于强大时,F1、F2、F3、F4自动切断。
由MOV1、G1、MOV2、G2、MOV3、G3、MOV4、G4构成双一级保护:由MOV1、G1、MOV2、G2构成正向主防护电路,由MOV3、G3、MOV4、G4构成反向主防护电路。
由TVS、D1、D2构成两线之间的差模保护。
本专利针对地质勘探的实际情况,有效的保护信号采集器、数据传输设备以及数据处理设备。单点接地装置,双一级防护的原理,多级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阻燃防水的灌封材料以及失效指示等特点。据此设计出来的过压保护器,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同时泄放不同方向的雷电电磁脉冲、残压低、响应时间快、成本低、易于批量化生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多重保护电路电原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装配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机壳(4)连接的顶盖(1)、锥形底座(6)和电缆线(3);机壳(4)内设置浪涌保护组件(2)连接锥形底座(6)接线端子(5),锥形底座(6)下端连接锥形引下线(7)。浪涌保护组件采用如下电路:Line1连接MOV1、F1一端,F1另一端连接F3、TVS一个正极,F3另一端连接MOV3,TVS的另一个正极连接D1负极、D2正极;Line2连接F2一端、MOV2,F2另一端连接F4一端、D1正极、D2负极,F4另一端连接MOV4;MOV1另一端连接G1,MOV2另一端连接G2,MOV3另一端连接G3,MOV4另一端连接G4,G1、G2、G3、G4的另一端接地。当雷电流过于强大时,F1、F2、F3、F4自动切断。由MOV1、G1、MOV2、G2、MOV3、G3、MOV4、G4构成双一级保护:由MOV1、G1、MOV2、G2构成正向主防护电路,由MOV3、G3、MOV4、G4构成反向主防护电路。由TVS、D1、D2构成两线之间的差模保护。
工作时,将每个数传电缆两端分别串接一个采集站的野外数据采集设备浪涌保护器,野外数据采集设备浪涌保护器接地引下线由浪涌保护器机壳承担。这样整个数传电缆构成一个多点接地的网络,当任意一点遭受的雷电及电磁脉冲袭击时,由MOV1、G1、MOV2、G2、MOV3、G3、MOV4、G4构成双一级保护:由MOV1、G1、MOV2、G2构成正向主防护电路,由MOV3、G3、MOV4、G4构成反向主防护电路,能迅速将雷电电磁脉冲由最近的野外数据采集设备浪涌保护器泄放到大地上。由TVS、D1、D2构成两线之间的差模保护,使两线之间的残压降低到设备可接受的范围。当雷电流过大或者山地接地电阻不能满足泄放要求时,F1、F2、F3、F4自动切断,从而防止雷电电磁脉冲串入后面采集站,造成更多设备损坏带来的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福江,未经赵福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61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