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制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96015.2 | 申请日: | 2008-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48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王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55/225 | 分类号: | F16D55/225;F16D65/2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金阳行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杨大庆 |
地址: | 241000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制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磁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制动系统一般采用传统的液压制动,主要包括制动主缸、制动油路系统、制动盘(鼓)等部件,通过液压管路传递制动力,响应速度慢,容易泄漏,造成环境污染。同时由于结构复杂,维护保养也存在一定的困难。由于社会环保要求的提高,需要一种清洁、环保且结构简单、易于维护的制动系统。
中国专利200510086923.4所公布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杆式电子机械制动(EMB)装置,由力矩电机驱动偏心轮转动,通过连杆和活塞的传递,将制动块压向制动盘,电机的驱动力矩转化为制动压力;解除制动时,则由电机反方向转动,机构反方向运动,制动块与制动盘松开。整个机构有较大的力增益系数,可以很小的驱动力矩产生较大的制动力,但是它的主动力矩是加在曲柄转轴处,对于车辆制动所需要的较大力矩,对力矩电机的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提供较大制动力矩的汽车电磁制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一种电磁制动装置,包括:具有滑块的曲柄连杆式机械增力机构、盘式制动器;所述曲柄连杆式机械增力机构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滑块为所述曲柄连杆式机械增力机构的输出端,所述盘式制动器包括与所述滑快连接的摩擦块,该电磁制动装置还包括电磁铁,所述电磁铁包括电磁线圈、电磁铁芯、受电磁力吸引运动的衔铁和回位弹簧,所述电磁线圈缠绕在所述电磁铁芯上,所述衔铁的一端与所述曲柄连杆式机械增力机构的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回位弹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予以解决:
上述电磁制动装置,所述电磁铁芯具有铁芯中心孔和铁芯线圈槽,所述电磁线圈设置在所述铁芯线圈槽内,所述铁芯中心孔内设置有柱状导柱,所述导柱上端安装所述衔铁,所述导柱下端与所述回位弹簧连接,所述回位弹簧设置在所述铁芯中心孔内并固定在所述电磁铁芯上。
上述电磁制动装置,所述电磁铁还包括至少一个对所述衔铁进行回复限位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设置在所述导柱上。
上述电磁制动装置,所述限位柱为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导柱的两侧。
上述电磁制动装置,所述电磁铁还包括弹性减振装置,所述弹性减振装置设置在所述衔铁与所述限位柱之间。
上述电磁制动装置,所述弹性减振装置为橡胶垫。
上述电磁制动装置,所述曲柄连杆式机械增力机构还包括壳体以及一端铰接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和所述壳体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导柱与所述衔铁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铰接。
上述电磁制动装置,所述盘式制动器包括与车轮一起转动的制动盘、装在所述制动盘两侧用来提供摩擦力的摩擦块和支撑所述摩擦块钳形形状的制动卡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电流来改变电磁铁的电磁力从而控制制动力的大小,因而响应速度快;直线电磁铁与曲柄连杆式机械增力机构的结合,使得力增益比大,可以降低对电磁铁电磁力的要求,且能提供较大的制动力矩,达到了节能减重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实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电磁铁芯的横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制动装置包括曲柄连杆式机械增力机构10、电磁铁20、盘式制动器30。曲柄连杆式机械增力机构10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电磁铁20和曲柄连杆式机械增力机构10的输入端连接,盘式制动器30则与曲柄连杆式机械增力机构10的输出端连接。
曲柄连杆式机械增力机构10为三连杆机构,包括壳体11、第一连杆12、第二连杆13、第三连杆14和滑块15。第一连杆12、第二连杆13和第三连杆14的一端铰接在一起,第一连杆12的另一端和壳体铰接,第二连杆13的另一端为曲柄连杆式机械增力机械10的输入端,第三连杆14的另一端与滑块15铰接,滑块15为曲柄连杆式机械增力机械10的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60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锁紧装置的可伸缩动力传动箱
- 下一篇:农用三轮车使用的水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