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幻彩灯墙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96000.6 | 申请日: | 2008-08-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85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刘晓光;陈辟疆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磊明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5/02;F21V5/00;F21V17/00;F21V23/00;F21W121/00;F21Y101/02;F21Y105/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 伟 |
| 地址: | 518067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led 彩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设备,特别涉及用于墙面或棚顶装饰的幻彩灯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LED幕墙灯,一般都采用LED灯串或者LED幕墙,这种装饰用的LED灯串或者LED幕墙,在使用时能够起到很好的装饰作用,但是,在关闭时,灯串或幕墙没有任何的装饰效果,非常不美观。另外,灯串、幕墙的控制系统也暴露于表面,同样影响该幕墙的整体性,也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幻彩灯墙,将幕墙灯装在具有装饰性的灯盒内,灯罩具有美观装饰效果,解决的技术问题主要是提高LED幕墙的装饰性问题。
一种LED幻彩灯墙包括壳体,置于壳体内的LED发光单元和置于壳体上的供电单元;所述壳体包括有底板和侧板的底座框架以及透光的灯罩;所述灯罩固定连接在底座框架上,所述底座框架上设置可与外部固定物连接的固定部。
所述灯罩通过支撑部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或所述灯罩嵌装于侧板上,所述灯罩为全透明或半透明的板。
所述供电单元可以是单独的电池组,也可以是外接电源插口。所述LED幻彩灯墙还包括一个智能信号控制部分可以采用集中控制,也可以采用单独控制,采用集中控制的,各幻彩灯墙单元为智能信号输入的接口,采用单独控制的话,就是智能信号控制器,智能信号控制部分与发光单元连接。
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凸起的安装柱组,该安装柱组中的各安装柱规则排列成阵列,所述安装柱的头部有突起的弹性卡块;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条形板,发光单元固定在条形板上,所述条形板通过安装柱组固定于底板上。所述发光单元为三基色的多个LED灯珠,以红,绿,蓝三色为一组,多组LED灯珠沿条形板规则排列,并与供电单元连接。所述条形板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柱组中的各安装柱嵌入条形板上的安装孔内,或者所述条形板设置与相邻两排安装柱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较紧固的连接,还方便拆装的灯盒。同时灯即使关闭时本身还能起到装饰作用。LED灯的安装效果好,制造成本低。并且还能实现很好的幻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LED幻彩灯墙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灯罩固定在侧板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LED幻彩灯墙的俯视示意图。
图4a-b是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柱41与条形板16装配示意图。
图5a-b是本实用新型中固定部60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上述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由图1中可知,这种LED幻彩灯墙包括壳体10,置于壳体10内的LED发光单元20和置于壳体上的供电单元30;所述壳体10包括有底板14和侧板15的底座框架11以及透光的灯罩12;所述灯罩12固定连接在底座框架11上,所述底座框架11上设置可与外部固定物连接的固定部60。本实用新型将发光单元置入灯墙的壳体中,灯罩上绘画出装饰图案或者装饰色彩,当LED放光时,该灯墙具有良好的灯光装饰效果,即使是关闭LED灯时,该幕墙也同样具有很好的观赏性,也非常美观。另外,由于将发光单元罩于灯罩下,使得光照射更加均匀,即使近距离观看,也不易分辨出各点光源。
由图1和图2中可知,所述灯罩12通过支撑部件13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14上,也可以将所述灯罩12嵌装于侧板15上。
由图3中可知,所述供电单元30可以是单独的电池组,也可以是外接电源插口。所述LED幻彩灯墙还包括一个智能信号控制部分50,可以采用集中控制,也可以采用单独控制,采用集中控制的,各幻彩灯墙单元为智能信号输入的接口,采用单独控制的话,就是智能信号控制器,智能信号控制部分与发光单元20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幻彩灯墙采用智能控制,可以不断变换色彩或间断闪烁,非常醒目和漂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磊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磊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60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