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自动套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95818.6 | 申请日: | 200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661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杰;黄华英;杨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比亚迪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0 | 分类号: | H01M2/00;H01M10/04;H01M6/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港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冯达猷 |
地址: | 201611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自动套壳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的安全性能一直是衡量电池特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其直接关系到使用者的人身安全,电池的内部短路是影响电池安全性能的一个主要因素。电池制造过程中,最后需将卷绕后的极芯套装入电池外壳中,套壳工序完成后还需进行沉底工序。当极芯套入外壳时,极芯与外壳之间会产生摩擦,造成极芯破损。极芯破损是一种潜在的隐患,在电池受到震动、挤压等外部影响时,会造成电池内部短路,从而严重影响电池的安全性能,甚至引发安全事故。现有技术中将极芯套装入电池外壳中时,通常采用手工作业,由于电池极芯硬度较低,而电池外壳硬度较高,并且在手工作业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的技能限制,不能保证套壳方向的准确性,将极芯套装入电池外壳中时,极芯与外壳之间会产生强烈的摩擦,造成极芯破损。
现有技术中有人研制出电池套壳装置来进行电池的套壳工序,改善了以往手工套壳的一些不足。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中公开号“CN200941400Y”名称为“一种电池套壳装置”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池套壳装置,该电池套壳装置包括极芯通过板和固定在极芯通过板一侧的外壳定位体,所述极芯通过板上包括极芯通过孔,所述极芯通过孔周围包括导向件,所述外壳定位体上包括与极芯通过孔贯通的外壳定位孔。
上述的一种电池套壳装置进行套壳工作时人工将待组装的电池外壳插入外壳定位体中进行定位,然后将待组装的电池极芯对准极芯通过孔将电池极芯导入电池外壳中。
此电池套壳装置改善了纯手工操作的工作条件,改善了电池套壳时套壳方向定位准确性,但利用此电池套壳装置进行套壳主要还是依靠人工进行操作,人工进行放料及将电池极芯推入电池外壳中,且此电池套壳装置主要适用于方形电池的套壳。对于圆柱形电池进行套壳不适用,对于圆柱形电池的套壳工序大都仍是由手工完成。手工进行电池套壳电过程中一致性不高,导致极芯被划伤,不良率居高不下,而且人工套壳工序完成后,还需再进行沉底工序,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自动完成套壳且完成质量较高的电池自动套壳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池自动套壳装置,
其包括:包括:机架、动力元件、依次设置在机架上的用于定位极芯及将极芯推入外壳的顶针、极芯定位导向推板、用于定位导向极芯运动的极芯定位导向件、外壳定位导向推板、卸料夹及与动力元件连接的控制单元,所述动力元件驱动顶针及卸料夹动作。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机架上进一步设置有设于极芯定位导向推板上的极芯进料盒、设于外壳定位导向推板上的外壳进料盒及出料盒。便于进料及套壳及沉底完成后自动出料。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极芯进料盒及外壳进料盒设置有料盒定位板。料盒定位板定位固定极芯进料盒及外壳进料盒。
进一步,所述极芯定位导向件包括套壳定位导向体及导向轮。导向轮带动极芯准确匀速进入外壳,套壳定位导向体定位外壳及完成套壳后电池转入出料盒。
进一步,所述导向轮设有与极芯相配合滑动的轮槽,所述导向轮内部装有轴承,所述极芯定位导向件进一步包括固定导向轮的固定架及与固定架连接的调节件。导向轮转动带动极芯进入外壳,轮槽与极芯相配合滑动且表面光滑,既减小了传动阻力,又避免传动过程中划伤极芯。且设置调节件调节导向轮的位置,实现外壳、套壳定位导向体、导向轮及顶针同心度,增加了定位的准确性。
进一步,所述套壳定位导向体上设有导向孔及导向凹面,所述导向孔边缘呈阶梯状,所述导向孔两侧设置有大小不同的大开口及小开口,所述导向凹面上设有磁性件。套壳定位导向体能有效避免极芯与外壳直接接触,导向孔两侧设置有大小不同的大开口及小开口,使导向孔呈喇叭状,极芯从导向孔喇叭形的大开口一侧匀速入壳,且导向孔边缘设置成阶梯状,避免导向孔边缘与极芯接触划伤极芯。导向凹面底部设有磁性件定位固定外壳。
进一步,所述外壳定位导向推板上设有磁性件,所述机架上置于卸料夹上方进一步设有磁性件。磁性件定位固定外壳。
进一步,所述外壳定位导向推板上进一步设有与动力元件连接的外壳顶块,所述外壳顶块上设有顶块保护垫。外壳顶块顶持固定外壳进行套壳,顶块保护垫保护外壳,防止外壳顶块压坏外壳。
进一步,所述顶针上设有顶针保护垫。顶针保护垫保护极芯。顶针插入极芯推动极芯动作时,避免顶针压伤极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比亚迪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比亚迪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58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