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视接收系统及车载电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95192.9 | 申请日: | 2008-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43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冯庆俭;张海民;袁启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44 | 分类号: | H04N5/44;H04N5/455;H04N5/5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118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视接收 系统 车载 电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多媒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视接收系统及车载电视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上配备有各种多媒体终端系统,如车载电视接收系统、导航系统等,使得用户可以随时享受各种娱乐以及接收实时资讯。电视作为获得最新资讯的最简单和最便捷的方法,能够满足人们即使在车上也能随时得到最新资讯的要求,因此,很多汽车制造厂商把车载电视接收系统最为一个重要配置集成到汽车产品中。
现有技术提供的车载电视系统,如图1所示,采用单天线接收周围电视信号最强点的电视信号并传送给与其相连的调谐/解调单元,调谐/解调单元对接收到的电视信号进行调谐、解调后,传送给与其相连的附加电路,附加电路对信号进行纠错、滤出节目频道号等处理后,再传送给与其相连的解码单元进行解码后,输出电视音视频信号并显示。由于汽车处于不断移动中,汽车周围的电视信号的最强点也不断变化,而单天线位置单一固定,不能捕捉到移动中的汽车周围电视信号的最强点,使得车载电视系统大部分时间里接收到的电视信号的效果不佳,实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视接收系统,旨在解决现有车载电视接收系统接收到的电视信号效果不佳、实用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视接收系统,包括解码单元,所述电视接收系统进一步包括:
多条接收音视频信号的天线;
与所述天线一一对应连接,对所述天线接收到的音视频信号进行调谐、解调处理的多个调谐/解调单元;以及
连接于所述多个调谐/解调单元以及所述解码单元之间,对所述多个调谐/解调单元处理输出的信号进行整合,输出最优音视频信号的整合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电视设备,包括一电视接收系统,所述电视接收系统包括解码单元,所述电视接收系统进一步包括:
多条接收音视频信号的天线;
与所述天线一一对应连接,对所述天线接收到的音视频信号进行调谐、解调处理的多个调谐/解调单元;以及
连接于所述多个调谐/解调单元以及所述解码单元之间,对所述多个调谐/解调单元处理输出的信号进行整合,输出最优音视频信号的整合单元。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接收到的两路或多路信号的不断整合,以获得具有最大信噪比以及具有最大幅值的最优信号。当置于移动终端或是处于周围信号不稳定的环境中时,可以最大限度的优化信号,使得电视信号的接收效果最佳,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车载电视接收系统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视接收系统的结构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电视接收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对接收到的两路或多路高频音视频信号的不断整合,获得具有最大信噪比以及最大幅值的最优信号,该最优信号经过纠错、过滤、解码等处理后输出。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视接收系统的结构原理,为了便于描述,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对于移动中的电视接收系统,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得周围信号的强弱不断变化。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n(n≥2)条天线接收不同方向的高频信号,并分别通过第一调谐/解调单元21、第二调谐/解调单元22......第n调谐/解调单元2n传送给整合单元25中的第一分级整合子单元251、第二分级整合子单元252......第n分级整合子单元25n。
对于任一分级整合子单元,对接收到的两路信号进行整合,并输出经整合处理后的信号。经过n-1次不断整合,第n分级整合子单元25n获得具有最大信噪比以及最大幅值的最优信号,并传送给解码单元27。解码单元27对接收到的信号解码后,输出音视频信号。在具体实现时,还可以在第n分级整合子单元25n以及解码单元27之间加入一附加电路26。附加电路26对第n分级整合子单元25n输出的最优信号进行纠错、滤出节目频道号等处理后,输出至解码单元2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51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