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铣销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95044.7 | 申请日: | 2008-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40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闫欢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B23C3/1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118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铣销治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零件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零件倒角处理的铣销治具。
背景技术
通常,板块状零件如手机外壳等在加工过程中,冲压出来的产品会有毛刺,需要经过表面处理以及为满足特殊要求而作的处理,例如倒角处理。一般需要倒5°的角,这样就需要对零件进行铣销。
传统的铣销治具包括具有模腔的底座、收容于底座模腔中的上下模仁以及夹紧上下模仁进行倒角处理的锁紧装置。这种治具在铣销过程中,模腔中不可避免会沉积有油污和铣销形成的碎屑,这些沉积杂物会使上下模仁在配合好后难以装进模腔,即使勉强装进去,也会上下模仁以及底座等产生损伤,并影响上下模仁以及底座之间的配合。这样的治具将极大影响铣销出来的产品效果。虽然可以通过人工清理的方法来去除,然而,如果每次铣销前都要先清理干净油污和碎屑的话,整个生产效率又会很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避免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杂物沉积于模腔中的铣销治具。
一种铣销治具,其包括底座、上模仁、下模仁以及将上下两模仁夹紧的锁紧装置,所述底座开设有一个模腔,所述上下模仁收容于所述底座的模腔中,所述底座在模腔底部进一步开设有与所述模腔连通的空腔。
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铣销治具在模腔底部进一步开设有与所述模腔连通的空腔,以便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杂物自动落于空腔中,避免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杂物沉积于模腔中而影响加工效果,使得铣销治具能够持续无干扰的进行,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铣销治具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铣销治具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铣销治具的侧视示意图,显示模仁未装入模腔时的结构;
图4是图1中的铣销治具的底座的第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的铣销治具的底座的第二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的铣销治具的锁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的铣销治具的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铣销治具10。该铣销治具10包括底座12、上模仁13、下模仁14以及将上下两模仁13、14夹紧的锁紧装置16。上下模仁13、14收容于底座12中。上下模仁13、14均按产品仿形,其配合时形成收容待加工零件的型腔,例如应用于对手机外壳进行倒角处理时,则型腔做成手机外壳相应的形状。
请再结合参阅图2、3、4和5,底座12包括机械接合的第一部分121和第二部分125。在其他实施例中,底座12的两部分可以是一体的结构。底座12开设有一个模腔122,在该模腔122底部开设有与模腔122连通的空腔126。上下模仁13、14收容于模腔122中。空腔126的侧壁上设有支撑上下模仁13、14的支撑杆18,具体设置方式可为,在两部分121、125形成空腔的侧壁部位对应开设有穿孔124和128,如图4和5所示。本实施例在每个侧壁上开设两个穿孔124和128,支撑杆18的数量对应为穿设其中的两个,以将上下模仁13、14支撑于其上。支撑杆18可以为支撑板或支撑柱,每个侧壁上形成的穿孔128及对应的支撑杆18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而设定。
如图4所示,底座12的第一部分121具有形成模腔122和空腔126的相应凹槽,该凹槽横贯第一部分121,即为直通的凹槽,不贯穿第一部分121的厚度方向。模腔122和空腔126的腔口大小相同,这样在铣销过程中的油污和铣销形成的碎屑等杂物会自动落于空腔126并从其排出。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空腔126的腔口可大于或小于模腔122的腔口。此外,当空腔126小于模腔122时,空腔126与模腔122的衔接处形成台阶,上下两模仁13、14可以固定于该台阶上,由此可以避免使用支撑杆。
本实施例中,空腔126贯通底座12并与外部相连通。可以理解的是,空腔126也可以不横贯出第一部分121,当装配模仁于模腔时,空腔126则是一个封闭的内腔,如此加工过程形成的杂物则会自动落于空腔126并聚集于空腔126内,同样不会影响治具10的持续操作,并可以隔较长时间作一次性的清洗,无需每次操作治具10前进行清洗。另外,底座12的第一部分121上设置有螺孔121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50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