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化车牌识别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95027.3 | 申请日: | 2008-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03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 发明(设计)人: | 徐继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继忠 |
| 主分类号: | G08G1/00 | 分类号: | G08G1/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 虹;孙 皓 |
| 地址: | 518101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化 车牌 识别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车辆牌照状态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机动车车牌识别方法有如下几种:中国专利申请号01131560.1公开的机动车辆非接触无源智能射频电子车牌及系统,通过手持的检测器检测车牌真伪,中国专利申请号94111260.8公开的电子牌照及其管理系统和方法,通过滤波来检测车牌真伪,中国专利申请号200510013229.X公开的基于射频识别的车辆交通监控系统,只针对车辆防盗,中国专利申请号03112741.X公开的无线智能电子车牌系统,通过手持仪器检测车牌真伪,上述方法的不足是功能单一。中国专利申请号200710043538.0公开的可视化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及其实现方法,通过识别车辆上的电子车牌中的车辆信息并将识别的信号存储,实时上传给城市交通指挥中心,对车辆进行远程定位跟踪、远程测速、各路段车流量统计以及繁忙状态下的自动疏导,其存在的不足是:1、不直观、通过手持仪器才能知道车辆的情况;2、对于没有安装的该设备或被破坏的车辆无法识别;3、在车主发生紧急状态下(被劫、危难)无法求助;4、需要借助车辆本身的电源,接线安装不方便,一旦被盗无法追查;5、控制器处理未实现自动化、直观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化车牌识别系统,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车辆车牌状态进行识别。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化车牌识别系统,所述智能化车牌识别系统在车辆上设有电子车牌,电子车牌经无线网络与服务器和移动电话联接,服务器经光纤联接路口触发接收器,所述电子车牌与路口触发接收器通过红外线或蓝牙联接。
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在路口安装的触发接收器和监控摄像机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电子车牌具有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分别与存储设备、无线传输模块、违章信号接收电路、防盗电路、指示灯电路、速度限制接收模块、报警接收电路、无线定位模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的无线传输模块带有红外/蓝牙芯片感应和远、近距离发射、接收装置;所述无线定位模块为GPS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服务器通过网络与手持的查验仪器联结;所述车辆内部设有紧急按钮,与电子车牌的报警接收电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电子车牌、服务器,利用了现有的通信网络,对车辆运行中的各种问题,适时检测车辆状态,同时对于违章的车辆,及时通知车主,避免车主不知道车辆违章情况下,而缴纳巨额滞纳金的情况发生,对于车牌防假、异地冒牌违章车主证明、防盗、防劫、违章、可疑车辆追踪、可疑车辆查询,具有自动化高和直观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化车牌识别系统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化车牌识别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服务器端工作流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车牌电路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持测试设备电路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触发接收器电路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限速路段触发接收器电路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化车牌识别系统,在车辆上设有电子车牌2,电子车牌2经无线网络3与服务器4和移动电话5联接,服务器4经光纤8构成的网络联接路口触发接收器1、限速路口触发接收器6和手持的查验仪器7。在路口安装的触发接收器1和监控摄像机11相联接。服务器4与无线发送接受器41连接。电子车牌2与路口安装的触发接收器1、限速路口触发接收器6通过红外线或蓝牙联接。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化车牌识别系统,电子车牌与服务器无线联网,在路口设置的触发接收器,通过光纤与服务器联网,对车辆的各种情况进行监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继忠,未经徐继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50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