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敷料包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94531.1 | 申请日: | 200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35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稳健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5/00 | 分类号: | A61F15/00;A61F1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创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 燕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敷料 包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医用敷料的包装装置。
【背景技术】
之前,大量的医用敷料(例如纱布、包扎带等)被包装在一个大的包装袋内,如果一次使用不完,在存放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污染,给患者带来隐患。随着人们对安全卫生要求的提高,人们要求这类医用敷料分成适量的单位,每个单位制成独立的包装,使用时将其从袋内拿出一次用完。为方便使用,要求这种包装袋的两端封接,而在包装袋的一侧面留有叠合的开口,使用时可将手伸入,将袋内的医用敷料拿出。这样的包装方便使用和存放,但需要一种低成本的包装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将适量的医用敷料包装在独立包装袋内的医用敷料包装装置,其组成简单,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敷料包装装置,包括制袋器,还包括传送带、用于装载包膜纸的卷纸筒、用于将包膜纸从卷纸筒输送到制袋器内的辊轮组、用于封接并切断的封装机构,所述封装机构由加热轮和端封机构组成,所述辊轮组设置在制袋器入口的上游,所述加热轮和端封机构依次设置在制袋器出口的下游,所述传送带由所述制袋器入口的上游通过制袋器、加热轮和端封机构延伸到端封机构的下游。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制袋器的入口处设有用于在包膜纸的内侧粘贴粘结物的涂胶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简单的结构,制成一种两端封接、侧边叠合的包装袋,采用低成本的工艺满足了市场需求。在改进的实施例中,增加粘贴工艺,使包装装置不但适用化纤的包膜材料,而且适用于全棉水刺无纺布的包膜材料和涤棉/涤粘水刺无纺布、袋泡茶包装纸,奥斯龙S648等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用于包装医用敷料的包装装置包括传送带6、卷纸筒1、辊轮组、制袋器8和封装机构,所述封装机构由加热轮10和端封机构11组成,所述辊轮组设置在制袋器8入口的上游,所述加热轮10和端封机构11依次设置在制袋器8出口的下游,所述传送带6由所述制袋器8入口的上游通过制袋器8、加热轮10和端封机构11延伸到端封机构11的下游。所述上游和下游是按照工序流程的先后顺序来定义。
卷纸筒1用于装载包膜纸2,包膜纸是制成包装袋的原材料,包膜纸2呈卷状安装在卷纸筒1上,在辊轮组的带动下包膜纸2被输送到制袋器8内,在一种实施例中,辊轮组包括驱动滚轮3、橡胶轮4和摇臂辊轮5,包膜纸2被驱动滚轮3和橡胶轮4夹持并随其转动而从纸卷上抽出,最后被带入制袋器8入口内。
传送带6的前端用于传送被包物7,传送带6的后端用于传送包装好的产品。传送带6的前端将被包物7传送到制袋器8入口内,制袋器8将平坦包膜纸2的良策向下反折成一连续的中空袋形,且使包膜纸2的两侧边具有部分重叠,同时,被包物7以预定的速度被推送进连续的中空袋形内,然后经一对加热滚动的加热轮10热压,然后再经一对端封机构11将连续的中空袋按照被包物7的大小进行前后端封接,并切断分离成一个单元的包装个体,包装个体由传送带6的后端排出。
为将经制袋器8后的中空袋内的空气排出,以增加包装美观及利于输送,在制袋器8和端封机构11之间设有毛刷机构9,例如,可将毛刷机构9设置于所述制袋器8出口和所述加热轮10之间。毛刷机构9向中空袋及其内的被包物施加压力,其压力可根据用户要求调整。一种例子中,毛刷机构可以通过将刷毛设置在循环转动链条上实现。
为控制包装个体的重量,在端封机构11的下游设有在线称重器12,对包装个体进行称重,排除重量不合格的产品。在在线称重器12的下游还可以设置自动筛选装置,自动筛选装置将超出一定重量范围的产品自动清出生产线。
对于化纤材料的包膜纸,因化纤在热压后即刻密封,所以可通过图1所示的包装装置进行封装,但对于材料是全棉无纺布的包膜纸,因全棉无纺布不能经热压密封,所以图1所示的包装装置不再适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稳健实业(深圳)有限公司,未经稳健实业(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45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电子内后视装置
- 下一篇:充电式耳标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