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智能控制的道路交通双色照明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4469.6 | 申请日: | 2008-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12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强;郑威;熊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桑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23/00;H05B37/02;F21W131/103;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吉科 |
地址: | 518031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控制 道路交通 照明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照明设备领域的一种照明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可改变路灯颜色的节能型LED道路交通双色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道路,包括桥梁、隧道等交通设施的照明是城市、陆上交通网及乡村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传统的道路交通照明光源多采用钠灯、水银灯,而钠灯、水银灯存在寿命短、耗电量大、维护成本高、污染环境等问题。伴随着技术发展,发光二极管也用在了道路交通照明中,解决了传统的道路交通照明寿命短、耗电量大的问题。由于在道路交通照明中用到大量的发光二极管,而当前发光二极管在使用中采用多发光管串联和/或并联的方式,在发光二极管发生损坏的情况下将极大的影响了照明的亮度和稳定性;原有功率消耗大的照明系统只能进行点亮和熄灭,不具备调光功能;当前照明系统只能提供一次性开或关的单一自动控制功能,不能根据更多的参数提供进一步的自动控制功能,即不能适应道路交通在中、短期变化的情况下对保障安全和节能环保的综合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带智能控制的道路交通双色照明系统,该双色照明系统能够将现有技术中不能调光、维护成本高的照明系统的问题解决,具有节能、可靠性高、调光性好、调色、维护成本低、适用性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设计、制造一种带智能控制的道路交通双色照明系统,包括供电电源模块,控制单元以及发光体;所述发光体分别按多组分组并联后接所述控制单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定时控制单元、分组控制单元、开关单元以及控制芯片;所述开关单元控制所述分组控制单元电路的导通和关闭;所述定时控制单元输出端通过所述控制芯片与所述开关单元进行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带智能控制的道路交通双色照明系统还包括光敏控制单元;所述光敏控制单元输出端接所述控制芯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还包括电压转换器;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电压转换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发光体为白色发光二极管和/或黄色发光二极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多组分组并联的方式为所述发光体中的同色发光二极管的一半或四分之一分别并联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智能控制的道路交通双色照明系统,该照明系统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光源,提高了道路交通照明系统的适用性和稳定性;同时该照明系统具备分时控制、分组设置的特点,能够随需调整所述道路交通双色照明装置亮度和开关时间,达到节能、自动控制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示意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定时控制单元、光敏控制单元与控制芯片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带智能控制的道路交通双色照明系统包括供电电源模块1,控制单元2以及发光体3;所述发光体按多组分组并联后接所述控制单元2。
所述带智能控制的道路交通双色照明系统的控制单元2包括定时控制单元21、分组控制单元22、开关单元23以及控制芯片24;所述开关单元23控制所述分组控制单元22电路的导通和关闭;所述定时控制单元21输出端通过所述控制芯片24与所述开关单元23进行连接,可以采用NANDflash芯片进行控制。
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光敏控制单元4和电压转换器5;所述光敏控制单元4输出端接所述控制芯片24。根据晨昏天空的自然光亮情况通过光敏控制单元4的信息传入控制单元2中的所述控制芯片24,而所述控制芯片内设多种光亮模式,能够根据光亮情况自动匹配最优化的照明情况,通过所述控制芯片24的输出端与对应的所述开关单元23连接,从而通过接通发光二极管进行照明。所述控制单元2通过连接所述电压转换器5,给整个电路提供更加稳定和适合的电压,保证并联的发光二极管的电压一致,以便使该照明装置提供稳定可靠的光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桑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桑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44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柔性横轴流组合式滚筒
- 下一篇:荧光灯烤头机工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