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片锯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4335.4 | 申请日: | 200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72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纪任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纪任彬 |
主分类号: | B27B13/00 | 分类号: | B27B13/00;B27B13/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 明 |
地址: | 365100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木材加工机械领域,特别涉及将木材进行切割成片的分片锯。
背景技术
现有木材加工成板材的工艺包括将原木截断,按照设计好的厚度将园形的原木锯成片状木材,然后再拼接成成形板材。而将圆形的原木锯成片状木材由带锯完成,现有的带锯由人工经过测量后通过垫块固定带锯与侧边距离,再用人工将原木推送,由带锯进行锯切,形成片材。
上述的带锯的存在以下的缺点:
1、由于带锯由人工定位和操作,需要熟练的工人进行操作,才能达到一定的品质,人工成本较高,而且存在安全的隐患。
2、即使熟练的工人进行操作,仍难达到一致性良好的片材,造成片材厚度的偏差,而造成木材的浪费。
3、另外人工的推送会导致带锯受力的不均,而使带锯使用寿命的缩短。
所以降低劳动强度、降低人工成本、减少安全隐患、节约成本,是业界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片锯,能显著降低成本,减少安全隐患,并保证产品的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结构:
一分片锯,包括机架、带锯和压紧机构,机架和压紧机构之间形成木材的通道,带锯设于通道内,在靠近通道的一侧设有皮带,皮带环形固定在电机驱动的主动轮和从动轮上,主动轮和从动轮固定在机架上,压紧机构包括由汽缸推动的压轮;木材靠在皮带和压轮之间,皮带驱动木材由通道入口端向通道出口端运动,通过带锯切割形成片材。
压轮包括主压轮和辅助压轮,一个或一个以上滚轮固定在压轮座上形成主压轮,其靠近通道一侧与皮带相平行,滚轮固定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压轮臂上形成辅助压轮,压轮座和压轮臂通过汽缸驱动,木材由主压轮顶住进入通道,经过带锯后,再由辅助压轮顶住。
在压轮座上靠近通道的入口端设有一斜面。
在机架上设有驱使皮带平行靠近和远离通道的厚度调整机构,由固定螺栓、手柄、齿轮和齿条构成,固定螺栓固定机架,通过手柄驱动齿轮,齿轮带动齿条,齿条带动机架移动实现厚薄的调整。
在机架上设有驱使皮带沿通道平行旋转的大头小尾调整机构;包括固定螺栓,通过旋转机架实现调整。
在机架上设有驱使皮带沿通道侧面旋转的单边厚薄调整机构,包括固定螺栓,通过旋转皮带架实现调整。
这样,由于通过皮带的驱动木材沿通道运动,并由压轮自动压紧,避免了人工推送,并且保证了切割的精度;而设置了厚度调整机构、大头小尾调整机构和单边厚薄调整机构,可以精确控制木材的尺寸,避免木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分片锯的俯视图;
图2是分片锯压紧机构的侧视图;
图3是分片锯皮带机构的剖视图;
图4是分片锯机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分片锯,包括机架1、带锯2和压紧机构3,机架1和压紧机构3之间形成木材的通道,带锯2设于通道内,靠近通道的一侧设有皮带11,皮带11环形固定在电机驱动的主动轮12和从动轮13上,主动轮和从动轮固定在机架上,压紧机构包括由汽缸31推动的压轮;木材靠在皮带11和压轮之间,皮带11驱动木材由通道入口端向通道出口端运动,通过带锯2锯切形成片材。
压轮包括主压轮32和辅助压轮33,一个或一个以上滚轮34固定在压轮座321上形成主压轮32,其靠近通道一侧与皮带11相平行,滚轮34固定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压轮臂331上形成辅助压轮33,压轮座321和压轮臂331通过汽缸31驱动,木材由主压轮32顶住进入通道,经过带锯后,再由辅助压轮33顶住。
在压轮座上靠近通道的入口端设有一斜面322。
由于在生产不同厚度规格板时,需要厚度调整;另外,生产同一厚度规格板,板料厚度出现偏差时,也需要厚度调整;所以在机架上设有驱使皮带平行靠近和远离通道的厚度调整机构4。
厚度调整步骤包括,
①先松开固定螺栓41;
②轻轻摇动手柄42,使齿轮43带动齿条44,使齿条向前或向后移动,达到生产所需要的板料厚度,轻微锁紧固定螺栓41,进行试生产。
③通过板料试生产,对试生产板料进行检测,直至生产板料符合生产工艺规定的尺寸要求。最后锁紧固定螺栓41。
由于每条带锯的齿方向不完全一致,更换新带锯时,可能出现大头小尾现象,需要调整机械;所以在机架上设有驱使皮带沿通道平行旋转的大头小尾调整机构5。
大头小尾调整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纪任彬,未经纪任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43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72.5kV户内手车式组合电器
- 下一篇:一种铅蓄电池的修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