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充气的人体打击训练模型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3998.4 | 申请日: | 200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00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邱礼模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礼模 |
主分类号: | A63B69/34 | 分类号: | A63B69/3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万商天勤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志明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人体 打击 训练 模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气式的人体模型,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打击训练的人体模型,适合作为防身术的击打练习模型。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打击训练的人体模型,通常是由多块连接片拼接而成,其中,下身部通常是由前后两块连接片拼接而成,两连接片的内侧接缝绕经两下身单元的内侧和会阴部。在打击训练中,两下身单元内侧和会阴部位是经常受击打的部位,而该部位处正好是前后两连接片内侧的接缝处,是最薄弱的地方,在经受多次击打后,该接缝的部位很容易发生破裂而造成漏气的现象,整个模型就不能再使用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实耐用、不易损坏的可充气的人体打击训练模型。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制造一种可充气的人体打击训练模型,由多块连接片拼接而成可充气的人体模型,包括:头部单元、上身单元、下身单元和支撑身体的左右两侧脚部单元,所述脚部单元设有用于增加稳定度的可填充重物的独立腔室;其中:
所述下身单元包括前部连接片、后部连接片和窄幅长条连接片,所述前部连接片和后部连接片的内侧边通过所述窄幅长条连接片连接在一起,且该窄幅长条连接片绕经两腿部的内侧和会阴部,由此可大大增强该部位的抗击打能力,有效延长人体模型的使用寿命。
所述上身单元和下身单元连接于人体模型的腰部或髋部,既便于连接片之间的拼接,又可保证下身单元连接片的整体性。
所述上身单元的前胸左右两侧设有独立的仿胸肌状气室,使人体模型更加逼真。
所述左右两侧仿胸肌状气室可以各自独立,各设有一充气嘴;也可以是左右两侧仿胸肌状气室的气腔相互连通,两者共用一个充气嘴。
所述左右两侧的脚部单元呈直径较下身单元的腿部大的圆台形,所述可填充重物的独立腔室设于脚部单元的下部夹层,该夹层底部设有水或颗粒状重物的填充口及密封塞,方便使用。
所述左右两侧脚部单元通过一连接带连在一起,可防止受击打后人体模型两脚部单元之间的位置产生变化等,可增加整个人体模型的稳定性。
所述头部单元、上身单元、下身单元和脚部单元相互连通并共用一充气嘴。
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可充气的人体打击训练模型在经常受打击的两腿部内侧及会阴部采用窄幅长条连接片连接下身单元的前后连接片,实验证明可大大增强该部位的抗击打能力,使人体模型更加结实而用,不易损坏,有效延长了人体模型的使用寿命;此外,上身单元设有独立的仿胸肌状气室,更加逼真;左右两侧的脚部单元下部设有可填充水或颗粒状重物的夹层,且两脚部单元通过连接带连接在一起,能有效增加人体模型的稳定度,在受打击而倾侧后,人体模型很快就能复位,既方便又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充气的人体打击训练模型的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充气的人体打击训练模型的的剖面图;
图3为下身单元2各连接片的拼接示意图;
图4为左右两侧下身单元2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之最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充气的人体打击训练模型由多块连接片拼接而成一个可充气的人体模型,包括:头部单元6、上身单元1、下身单元2和支撑身体的左右两侧脚部单元3。为了方便使用,所述头部单元6、上身单元1、下身单元2和脚部单元3相互连通并共用一充气嘴33,该充气嘴33可设置在不常被打击到的脚部单元3的后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身单元1和下身单元2连接于人体模型的腰部或髋部,由此所述下身单元2包括左右两腿部和髋臀部。
为了增加两腿部内侧经常受击打部位处的强度,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下身单元2包括前部连接片21、后部连接片22和窄幅长条连接片23,所述前部连接片21和后部连接片22的内侧边通过所述窄幅长条连接片23连接在一起,且该窄幅长条连接片23绕经两腿部的内侧和会阴部,由此在该部位处可见到有两条接缝。所述窄幅长条连接片23的宽度可根据模型的大小、前后连接片的形状和大小等因素而定,通常可采用3至10厘米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礼模,未经邱礼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39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