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电涂敷型热收缩应力控制管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93870.8 | 申请日: | 2008-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818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谢先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宏商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5/064 | 分类号: | H02G15/064;H02G15/1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 涂敷型热 收缩 应力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气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力电缆热缩终端或者中间连接的导电涂敷型热收缩应力控制管。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热缩电缆附件技术中,为了解决中高压电力电缆屏蔽层断开处电场应力集中的问题。大部分是采用单层的绝缘热缩应力管管装配于上述接口处。但是,由于电缆半导层有1mm的厚度,切断后会有一个明显的台阶,应力管收缩后会在台阶处出现一定空隙,而此处恰好是电场强度最高的地方,从而导致局部放电的发生,长时间运行会导致电力电缆被击穿事故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避免电场应力集中处产生缝隙,从而延长热缩电缆附件使用寿命的涂敷型热收缩应力控制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导电涂敷型热收缩应力控制管实施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导电涂敷型热收缩应力控制管,特征在于:包括内层体以及置于内层体外部的外层体,所述的内层体位于所述的控制管的一端,所述的内层体为连续涂敷的涂敷型导电胶体材料,外层体为热收缩应力控制材料。
更进一步的,所述构成内层体的胶体导电胶体材料可以是硅橡胶、聚乙烯-醋酸乙烯酯、聚酰胺、丁氰胶、丁苯胶或者其中任何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化学物质混合的共混物。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外层体是由辐射交联型结晶聚烯烃构成的,该辐射交联型结晶聚烯烃可以是高密度聚乙烯管或者高压聚乙烯或者线性聚乙烯或者聚乙烯或者聚乙稀-丙烯酸乙酯或者其中任何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物质混合的共混物。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胶体材料中添加有机或无机填材料,使其内层体的体积电阻率小于103Ω.cm3。
更进一步的,所述热收缩应力控制材料添加有机或无机填材料,使其外层体的介电常数大于10、体积电阻率大于108Ω.cm3。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因在导电涂敷型热收缩应力控制管的内层体为内层一端设置的连续涂敷型导电胶体材料,该导电胶体材料可以将电场应力集中点提高到该胶体顶端,由于该胶体材料可以涂得很薄,有效防止场应力集中点产生间隙产生,从而有效达到避免电力电缆被击穿事故的隐患发生。另外,上述导电涂敷型热收缩应力控制管外层可利用高能电子束或高能伽玛射线,进行辐射交联,然后加热扩张成外层体,使得达到热缩效果。然后通过涂敷的方式将内层体置于外层管内层端部,制成导电涂敷型热收缩应力控制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电涂敷型热收缩应力控制管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电涂敷型热收缩应力控制管应用于中压电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
请参考图1所示,该导电涂敷型热收缩应力控制管包括外层体2以及置于外层体2一端内部的内层体1。内层体1是由胶体构成的。该胶体可以是乙烯-醋酸乙烯酯(EVA)、聚酰胺、丁氰胶、丁苯胶或上述两种化学物质混合的共混物,通过添加有机或无机填料,体积电阻率大于103Ω.cm3。外层体2是由辐射交联型结晶聚烯烃构成的,辐射交联型结晶聚烯烃可以是高密度聚乙烯管(HDPE)或者高压聚乙烯(LDPE)或者线性聚乙烯(LLDPE)或者聚乙烯或者依稀-丙烯酸乙酯(EEA)或上述任意两种化学物质混合的共混物或者上述的化学物质混合的共混物。通过添加有机或无机填料,使其外层的应力控制材料介电常数大于10、体积电阻率大于108Ω.cm3。上述导电涂敷型热收缩应力控制管外层可利用高能电子束或高能伽玛射线,进行辐射交联,然后加热扩张成外层体,使得达到热缩效果。然后通过涂敷的方式将内层体置于外层管内层端部,制成导电涂敷型热收缩应力控制管。
请参考图2所示,该实施例为上述导电涂敷型热收缩应力控制管应用于中压电缆中所达到的效果:所述的电缆从内到外依次为电缆线芯7、电缆绝缘层6、电缆半导层5、电缆铜屏蔽层4、电缆外护套3,电缆终端的电缆现象末端与金属接线端子5相连接。在电缆半导层5断开处、电缆铜屏蔽层4断开处以及电缆绝缘层6正上方使用导电涂敷型热收缩应力控制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宏商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宏商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38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