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动态物理屏蔽净化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3782.8 | 申请日: | 200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61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发明(设计)人: | 胡端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端志 |
主分类号: | B01D45/14 | 分类号: | B01D4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动态 物理 屏蔽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除尘净化空气装置的部件,尤其是用物理的方法除去废气中颗粒物质(含固体颗粒物与液体颗粒物)的动态物理屏蔽净化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目前用作于除尘净化空气装置上的动态物理屏蔽净化器,有两种结构,一种结构是如图5所示的动态物理屏蔽净化器,它包括轮骨架100及金属丝110,所述金属丝110一般采用直径为0.1-0.2的钢丝或合金丝,按一定要求缠绕在所述轮骨架100上,这种动态物理屏蔽净化器的具体结构及缠绕方法可参见中国专利文献CN200984483Y和中国专利文献CN101028575A。这种结构的动态物理屏蔽净化器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第一由于这种动态物理屏蔽净化器包括轮骨架100和金属丝110,而轮骨架100是用铝合金材料制作,其成本较高,另外,每个轮骨架100至少包括6根以上的轮幅111,轮幅111本身会对空气装置的进风产生风阻,影响空气装置的净化率;此外,这种动态物理屏蔽净化器的金属丝110是缠绕在轮骨架100上的,由于需要将金属丝110缠绕在轮骨架100上,所述金属丝100的直径不能太粗,一般都为0.1-0.2毫米,否则,金属丝100直径太粗就无法缠绕;第二由于金属丝100较细,所以会出现净化器的金属丝100在高温下容易松散和断开的问题,造成净化器的使用寿命短;第三是由于金属丝110在缠绕时,其在净化器的中心处和轮骨架的外圆上会形成交叉状,油烟在这两处极易形成堵塞,不易清洗;第五是由于金属丝110较细,其对废气中的颗粒物的拦截几率较小,故净化率低,效果差且适应面窄。
现有技术中的第二种动态物理屏蔽净化器的结构,如图6所示,它是用冲压的方法将一圆形板状物沿其径向开有通槽200,使两槽间的部分成为辐条210,多个辐条210在板状物的圆周面上依次分布而成,具体内容可以参见中国专利文献CN2901109Y。这种结构的动态物理屏蔽净化器的主要问题是净化率低,风阻大,实际应用功能甚微。这是因为这种结构的动态物理屏蔽净化器的辐条210的正面211和其两个侧面212均为平面,正面211为平面时,其风阻大,降低了净化器的净化率;而其侧面212为平面,当净化器高速旋转时,侧面212会对从正面211方向进来的废气产生压力,在侧面212的作用下,使得废气随着净化器旋转方向流动,而废气中的颗粒物与辐条相接触的机会较小,所以净化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净化率高的新型动态物理屏蔽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新型动态物理屏蔽净化器,包括中心盘和设置在同一平面内的数条圆形辐条,所述辐条一端呈径向辐射的固接在所述中心盘上,所述辐条的直径与辐条的根数的积的值满足大于等于46,小于等于460,其中辐条的直径以毫米为单位,且辐条的直径大于或等于0.3毫米。
所述净化器还包括一固定圈,所述辐条另一端固接在所述固定圈上。
所述辐条预制成U字形状,其开口端固接在所述中心盘上。
所述固接的方式为焊接,铆接或粘接及其组合。
本实用新型与用金属丝缠绕的动态物理屏蔽净化器相比,由于省去了轮骨架,故成本低,并减少了风阻,并且使其结构也变得更简单;由于采用了多根单独较粗的圆形辐条(辐条的直径大于等于0.3毫米),故不易断开或损坏,且这种净化器维修也很方便;由于本净化器辐条不用缠绕,故不存在在净化器的中心处和轮骨架的外圆上会形成交叉问题,废弃颗粒物在这两处极不会形成堵塞,故清洗容易;本实用新型与圆形板状净化器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辐条是圆形的,故其正面和侧面均为曲面,不存在圆形板状净化器的阻风等问题,故其净化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和图6是现有的两种净化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它是一种新型动态物理屏蔽净化器1,包括带轴孔11的中心盘12,所述中心盘12可用1-3毫米厚的不锈钢板冲压而成,中心盘12的圆周可设一圈边,以增强中心盘12的强度。在所述中心盘12的正面用激光焊接的方法,焊接有150根直径为1毫米的呈径向辐射布置的金属辐条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端志,未经胡端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37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浆织布法
- 下一篇:一种实现端子与软元件间分配功能的方法及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