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冲型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93492.3 | 申请日: | 200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59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侯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爱媛 |
主分类号: | B26F1/38 | 分类号: | B26F1/38;B65H20/06;B65H20/24;B65H23/00;B26D7/01;B26D7/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惠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彦雄 |
地址: | 523000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型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切装备,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输送带的冲型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业的发展,电子产品的小型化和高集成化,相应的加工技术日趋精、细、微、薄,这使得生产装配的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因此相应的一些非金属材料:如绝缘材料、防震材料、耐热隔热材料、胶贴产品、防尘材料等在电子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子行业对以上各种非金属材料要求冲切成各种不同形状的产品,且精度要求非常高,尤其是平面显示行业,对薄型材料冲切的精度要求更高。模切产品中,有些产品需要直接在原材料上切全穿,这种产品在普通的模切机上是无法连续自动完成的,因为产品切断后无法从模座内自动传到模座外,目前的加工方式基本上是将先将原材料裁成单张后,再在模切机上单片进行冲切,生产效率太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具有输送带的冲型机,以达到可以连续冲切“切全穿”产品的生产要求,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冲型机,包括机体,机体上部设置下模座;下模座上方设置上模座;冲型机具有入料端和出料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为环形带,所述机体及所述下模座设置于输送带的内部,机体设有支撑辊,以便支撑起输送带;还包括第一压料辊组和第二压料辊组;第一压料辊组设置于入料端,由分别设置于输送带内侧及外侧的一对压料辊组成;第二压料辊组设置于出料端,由分别设置于输送带内侧及外侧的一对压料辊组成;第二压料辊组位于输送带内侧的压料辊连接牵引马达;还包括收废杆,收废杆设置于出料端,收废杆设置于输送带的外侧,收废杆连接收废马达。
冲型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压料辊组,第三压料辊组设置于第二压料辊组与下模座之间,第三压料辊组由分别设置于输送带内侧及外侧的一对压料辊组成。
冲型机,其特征在于:第三压料辊组位于输送带内侧的压料辊也连接牵引马达,且所述牵引马达与第二压料辊组的牵引马达为同一马达。
冲型机,其特征在于:第一压料辊组位于输送带内侧的压料辊也连接牵引马达,且所述牵引马达与第二压料辊组及第三压料辊组的牵引马达为同一马达。
冲型机,其特征在于:第三压料辊组位于输送带内侧的压料辊也连接牵引马达,且所述牵引马达与第二压料辊组的牵引马达之间设有同步控制器。
冲型机,其特征在于:第一压料辊组位于输送带内侧的压料辊也连接牵引马达,且所述牵引马达与第二压料辊组及第三压料辊组的牵引马达之间设有同步控制器。
冲型机,其特征在于:机体还设有张紧机构,以便调节输送带的松紧程度。
冲型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压料辊组,第三压料辊组设置于第二压料辊组与下模座之间,第三压料辊组由分别设置于输送带内侧及外侧的一对压料辊组成;第三压料辊组位于输送带内侧的压料辊也连接牵引马达,且所述牵引马达与第二压料辊组的牵引马达为同一马达;机体还设有张紧机构,以便调节输送带的松紧程度。
冲型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压料辊组,第三压料辊组设置于第二压料辊组与下模座之间,第三压料辊组由分别设置于输送带内侧及外侧的一对压料辊组成;第三压料辊组位于输送带内侧的压料辊也连接牵引马达,且所述牵引马达与第二压料辊组的牵引马达为同一马达;第一压料辊组位于输送带内侧的压料辊也连接牵引马达,且所述牵引马达与第二压料辊组及第三压料辊组的牵引马达为同一马达;机体还设有张紧机构,以便调节输送带的松紧程度。
冲型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压料辊组,第三压料辊组设置于第二压料辊组与下模座之间,第三压料辊组由分别设置于输送带内侧及外侧的一对压料辊组成;第三压料辊组位于输送带内侧的压料辊也连接牵引马达,且所述牵引马达与第二压料辊组的牵引马达之间设有同步控制器;机体还设有张紧机构,以便调节输送带的松紧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爱媛,未经戴爱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34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关节爬壁蠕虫式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汽车后搁板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