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列管换热器的热泵热水器用承压保温水箱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2853.2 | 申请日: | 200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388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加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康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4/04 | 分类号: | F24H4/04;F24H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列管 换热器 热水 器用 保温 水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及能源利用、节能科技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带列管换热器的热泵热水器用承压保温水箱。
背景技术:
带换热器的热泵热水器用承压保温水箱除具有保温功能外,还具有热交换的功能。在同样换热量的情况下,热交换器的效率直接决定了热交换器材料的消耗。目前带换热器的热泵热水器用承压保温水箱中的换热器主要有两种形式:内置盘管和外绕盘管。
外绕盘管是把换热管缠绕于承压水箱内胆外壁上。由于换热管最多只有一半面积与内胆接触,且热量传递给水还需要经过内胆,传热系数降低,因此该方式材料消耗量大。
内置盘管是把换热管绕成弹簧形状立式放置于水箱内部。换热盘管所有面积直接与水接触,换热效率比外绕盘管高;但立式弹簧形状其成型和固定都困难,若盘管未固定好,在运输及使用过程由于振动等原因很容易出现焊口漏水现象,质量问题比较多,同时材料消耗量也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耗材量低、便于组装制造的带列管换热器的热泵热水器用承压保温水箱。
带列管换热器的热泵热水器用承压保温水箱,具有一内胆,内胆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其中:所述内胆内部安装有列管换热器,且所述列管换热器的制冷剂进气管和制冷剂出液管穿出于内胆外部。
其中所述的列管换热器可以采用各种合适的材料制作,并以小管径材料制作为佳。
具体而言,所述内胆包括内胆上端盖、内胆桶体及内胆下端盖,其中内胆下端盖内侧设置数个固定支架;所述列管换热器设有管板,且所述管板上设有与内胆下端盖的固定支架对应的安装部,即所述列管换热器安装固定于内胆下端盖上。
所述列管换热器的管板至少包括底管板和侧管板,对应地,所述的固定支架包括底部固定架和侧部固定架,分别与所述底管板和侧管板连接固定。
所述固定支架为通过焊接方式设置于内胆下端盖内侧。或者也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设置。
所述内胆下端盖与内胆桶体通过法兰螺栓连接或者焊接方式连接密闭。或者采用其他方式连接密闭。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不但降低了换热器的材料消耗量,而且工艺简单,结构紧凑,避免了内置盘管的成型和固定困难问题。
附图说明:
图1a、1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1c、1d、1e是实施例1中内胆下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a、2b、2c、2d是本实用新型翅片管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a、3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c、3d、3e是实施例2中内胆下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a~1e所示,本实用新型承压保温水箱具有一内胆1,所述内胆1包括内胆上端盖11、内胆桶体12、内胆下端盖13,其中内胆上端盖11外部连接有热水出水管102,内胆下端盖13外部则连接有冷水进水管101;在内胆下端盖13的内侧,通过焊接方式设置有固定支架3,固定支架3包括六个底部固定架31和6个侧部固定架32,其中底部固定架31较短,用于与列管换热器2的底管板231连接,而侧部固定架32较长,用于与列管换热器2的侧管板232连接,以固定安装列管换热器2。
列管换热器2的具体结构如图2a~2d所示,其具有制冷剂进气管21和制冷剂出液管22以及主要的热交换部位小管径换热管24,其中制冷剂进气管21位于上方而制冷剂出液管22位于下方,便于凝结的液态制冷剂流出。列管换热器2上设有管板23,所述的管板23上设有用于与固定架3连接安装的安装部230,其中,位于底部的为底管板231,位于侧部的为侧管板232,显然,底管板231与侧管板232二者既可以是分开设置,亦可以是由一整体管板弯折而形成,二者分别与固定架的底部固定架31和侧部固定架32连接,从而列管换热器2固定。
所述内胆桶体12的上部靠近热水出水管102设有感温盲孔120,用于检测或测量当时的出水温度。本实施例中内胆桶体12与内胆下端盖13是通过法兰螺栓连接密封的。
实施例2
如图3a~3e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1相比,只是内胆下端盖13与内胆桶体12之间的连接方式是采用焊接的方式,其余的结构原理均与实施例1相同,因此在此不再赘述。
采用上述结构后,列管换热器因不存在制作工艺和固定的问题,可采用较小的管径,从而在壁厚较薄的情况下即可满足承压的要求。采用列管式换热器比采用盘管式换热器可节省50%以上的材料。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过程工艺简便、换热器的结构紧凑,并且避免了内置盘管的成型和固定困难等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康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康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28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毁的一次性使用输液器
- 下一篇:分体非承压保温水箱式热泵热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