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柱电池卷芯周向定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092837.3 | 申请日: | 2008-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52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 发明(设计)人: | 卢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6/00 | 分类号: | H01M6/00;H01M10/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郑小粤 | 
| 地址: | 51811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圆柱 电池 卷芯周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柱电池加工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圆柱电池卷芯周向定位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圆柱电池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一种电池,如遥控器、钟等各种电子数码产品中均需要用到圆柱电池。圆柱电池一般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卷芯、设置在卷芯两端的绝缘片和密封在外壳两端的盖板和导电端子。其中,卷芯的两端设有正负极耳,正极耳位于卷芯的轴心位置而负极耳位于卷芯的端部并偏向卷芯的一侧。
在圆柱电池的加工过程中,为了实现自动化生产,需要将无序排放的卷芯进行定位,以便进入下道工序。在自动生产线上,卷芯被卷成圆筒形后,通过取向装置使得卷芯一字排列进入输送轨道输送到极耳折弯工序,此时所有卷芯的负极耳均朝向一个方向。但是,在极耳折弯时需要将负极耳朝卷芯轴心方向折弯,这就需要在进行极耳折弯时,还要对卷芯进行周向定位,以便卷芯负极耳在预设位置处。而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人工定位,或利用定位夹具进行人工定位后,再进行极耳折弯。这样就不能实现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非常低而且定位时的误差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圆柱电池加工过程中卷芯极耳的周向定位工序存在的生产效率低、误差较大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自动精确地对卷芯极耳进行周向定位的圆柱电池卷芯周向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圆柱电池卷芯周向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机台上的电机、由电机驱动的主动滚轴和平行主动滚轴的从动滚轴,所述主动滚轮带动卷芯在主动滚轮和从动滚轮之间转动,所述主动滚轴和从动滚轴之间位于卷芯负极耳下方还设有触发电机在卷芯转动到预设位置时停止驱动主动滚轴的光电开关。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圆柱电池卷芯周向定位装置中,所述卷芯的预设位置为卷芯在主动滚轮和从动滚轮之间转动的过程中卷芯负极耳距离光电开关最远时卷芯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圆柱电池卷芯周向定位装置中,所述卷芯的预设位置为卷芯在主动滚轮和从动滚轮之间转动的过程中卷芯负极耳距离光电开关最近时卷芯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圆柱电池卷芯周向定位装置中,所述主动滚轴的圆周表面上设有防滑层。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圆柱电池卷芯周向定位装置中,所述电机和主动滚轴之间还设有传动连接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圆柱电池卷芯周向定位装置中,所述传动连接装置为减速传动连接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圆柱电池卷芯周向定位装置中,所述传动连接装置为设置在主动滚轴和从动滚轴端部的齿轮组。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圆柱电池卷芯周向定位装置中,所述传动连接装置为设置在主动滚轴和从动滚轴端部的皮带轮组。
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圆柱电池卷芯周向定位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机台上设置电机驱动主动滚轴转动,将从动滚轴平行主动滚轴设置。在使用时,利用机械手将卷芯放置在主动滚轴和从动滚轴之间,这样电机驱动主动滚轴带动卷芯转动;此时,从动滚轴周向不受约束,由卷芯带动转动。由于在主动滚轴和从动滚轴之间设置光电开关,该光电开关位于卷芯负极耳的下方,这样在卷芯转到预设位置时,光电开关发射器发出的光线被卷芯负极耳反射至光电开关的接收器。在卷芯转动过程中,卷芯负极耳距离光电开关最远或最近时均会反射光线至光电开关的接收器,光电开关根据反射回来光线的量的不同来区分这两种位置,以此产生开关信号来控制电机的工作,并在卷芯负极耳转动到预设位置时控制电机关闭,从而主动滚轴停止驱动卷芯转动,再利用机械手将定位好的卷芯移至输送线,进入下道工序;在卷芯负极耳未转动到预设位置时,光电开关未接受到适量的反射光线,从而控制电机继续带动主动滚轴转动,使得卷芯继续转动。从而达到对卷芯进行周向定位的目的,使得卷芯的负极耳位于预设位置,并与下道工序的操作。整个周向定位过程不需要人工参与,实现了全自动化的生产工序,使得生产效率大幅提高,而且因为利用光电开关来检测定位,精确度提高,避免了人工操作时存在的误差较大的问题。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圆柱电池卷芯周向定位装置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28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舱室转运溜槽
- 下一篇:由PCIE 1X改装形成的PCIE 2X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