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报警器、报警接收器及其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92736.6 | 申请日: | 200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14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冯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3/00 | 分类号: | G08B23/00;G08B25/00;G08B25/10;H04M1/725;H04M11/04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报警器 报警 接收器 及其 移动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领域,尤其涉及电子报警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报警解决方案,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式来实现:
1.采用短信报警,通过构造报警短信,将报警短信发送给报警号码,还可以在报警短信中加入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定位信息;
2.采用彩信报警,将移动电话所拍的照片或者录像文件以彩信的形式发送给报警号码,接收报警短信的警方或者其他收信人可以及时获得报警人报警现场具体情况的影像资料;
3.采用循环拨号报警,通过不断拨打救助电话,向警方、医疗中心、亲友等进行报警呼救。
为了尽可能保证报警人人身、财产的安全,必须保证报警的实时性和有效性。实时性指在报警人按下报警开关后警方或其它救助者能及时收到该求助信息。有效性指发出的求助信息必须能够为警方提供比较完整报警现场信息以帮助警方尽快赶到报警现场。
由于短信和彩信可能出现接收延时甚至丢失等现象,难以满足实时性的要求,这对报警人能否及时得到援助造成很大风险,而采用循环拨号方式不能有效地为警方提供比较完整的报警现场信息以帮助警方尽快赶到报警现场,难以满足有效性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报警器,旨在解决现有电子报警器报警的实时性和有效性难于同时满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子报警器,包括:
产生报警触发信号的触发开关;
存储报警号码的存储器;
与所述触发开关、存储器连接,接收所述报警触发信号,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报警号码,与所述报警号码对应的被叫方建立通信链路,发出报警控制信号的控制单元;
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收到所述报警控制信号后,通过所述通信链路,将采集的报警现场语音信息和定位信息发送给被叫方的报警信息发送单元;以及
向所述电子报警器提供工作电压的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报警接收器,包括:
接收报警信息,将报警信息解调为报警现场定位信息和报警现场音频信息的报警信息接收单元;
与所述报警信息接收单元连接,显示所述报警现场定位信息的显示屏;以及
与所述报警信息接收单元连接,播放所述报警现场语音信息的发声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集成有上述电子报警器的移动终端,包括:
产生报警触发信号的触发开关;
存储报警号码的存储器;
与所述触发开关、存储器连接,接收所述报警触发信号,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报警号码,与所述报警号码对应的被叫方建立通信链路,并发出报警控制信号的控制单元;
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在收到所述控制单元发出的报警控制信号后,通过所述通信链路,将采集的报警现场语音信息和定位信息发送给被叫方的报警发送单元;以及
向所述移动终端提供工作电压的电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子报警器通过拨号成功后与被叫方建立的物理通信链路持续实时地传输报警现场语音信息及定位信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实时有效的电子报警。可以为老人或者儿童在紧急情况或意外时呼救,也可以为银行等机构、贵重物品商店、妇女儿童等在突发抢劫等危险时能方便迅速拨打110等进行求助,更有力地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及人身安全,有利于打击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报警器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报警器的报警信息发送单元的硬件实现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源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用新型提供的输入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报警接收器的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报警接收器的报警信息接收单元的硬件实现结构图;
图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电子报警功能的移动终端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子报警器拨号成功后与警方或者其他救助者之间建立的物理通信链路,持续实时地传输报警现场语音信息及定位信息,实现实时有效的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27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外墙外保温的泡沫界面增强卷材
- 下一篇:多功能摇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