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任意组合的构件及由该构件构成的容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2423.0 | 申请日: | 2008-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08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叶智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智荣 |
主分类号: | F16S3/04 | 分类号: | F16S3/04;F16S1/02;B65D8/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2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任意 组合 构件 构成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构件,具体涉及一种可任意组合构成不同形状的构件以及可由该构件组合后构成的容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各种物件如闭合构件以及容器俱是整体加工而成,这种结构形式导致上述物件形式单一,尺寸固定,加工时必须针对各种尺寸不同的物件单独设计模具,而对于尺寸较大的物件来说,模具结构相对所占空间大,加工难度和精度相应增加,由于需要不同的模具,故而生产成本也相应增加。另外,容器的形状由于加工难度之故,一般截面大多为圆柱形,或者是四方形,形式较为单一,而且容器筒壁内、外表面一直沿袭传统模式,均为光滑表面,在用作装饰件或盛物筒时则显得较为呆板,缺乏美感,不符合时代潮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了目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任意组合构成不同形状的构件以及可由该构件组合后构成的容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任意组合的构件,其为一杆状构件,该构件一端含有一凹状部,另一端设有一可与另一构件之凹状部套合且可在该凹状部内转动之凸状部。
优选地,所述杆状构件可为直线杆状构件,或为弧形杆状构件,或为折弯的杆状构件,或为凹凸起伏的杆状;
其中:所述凹状部含有圆弧槽;
所述凸状部为一球状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一种可任意组合的构件,其为一板状构件,该构件一端含有一凹状部,另一端设有一可与另一构件之凹状部套合且可在该凹状部内转动之凸状部。
优选地,所述板状构件为平面板状构件,或为弧形板状构件,或为折弯的板状构件,或为凹凸起伏的板状;
所述凹状部含有圆弧槽。
所述凸状部为一圆柱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根据上述可任意组合板状构件还提供了一种容器,其由至少三个可任意组合的板状构件组成,其中每一构件之凹状部分别与其邻接之另一构件的凸状部相套合,构成一筒状体,所述筒状体底部通过紧固件与底盖相连,所述底盖与组合后构成的筒状体形状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结构非常简单,通过构件两端所设之不同的结构与其它同样的构件之首尾相互套合,可根据需要和不同的个数自由组合成不同形状的图案,其板状构件还可按需要和不同的个数自由组合成不同形状、不同尺寸之筒状物体,然后按组合后的形状加上相应的底盖即可制成盛物容器。由于各构件形状和尺寸完全相同,生产中只需加工一个零件即可,可大大节约加工成本和生产场地,减少模具的加工尺寸和开模成本,且组合后的容器外表面呈均匀的凹凸起伏状,非常美观、漂亮,生动,具有时尚动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三个构件相互套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两个相互套合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三个构件相互套合后所构成的容器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三个构件相互套合后所构成的容器;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四个构件相互套合后构成的图案;
图8为本实用新型六个构件相互套合后构成的图案一;
图9为本实用新型六个构件相互套合后构成的图案二;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六个构件相互套合后构成的图案三;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八个构件相互套合后构成的图案;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十个构件相互套合后构成的图案。
图中:
1-杆状构件; 11-本体; 12-凹状部;
13-圆弧槽; 14-凸状部;
1.1-板状构件; 11.1-体; 12.1-凹状部;
13.1-圆弧槽; 14.1-凸状部; 15-通孔;
2-底盖; 2.1-底板; 2.2-连接孔;
3-筒状体; 4-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智荣,未经叶智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24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