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缝隙馈电八木天线在审
| 申请号: | 200820091758.0 | 申请日: | 2008-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31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 发明(设计)人: | 董政;吴进波;刑章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国人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Q19/30 | 分类号: | H01Q19/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缝隙 馈电 八木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是涉及微波通信领域中的一种具有新馈电结构的八木天线。
【背景技术】
八木天线又称引向天线,广泛应用于米波和分米波通信、雷达、电视以及其它无线电技术设备中。八木天线通常由有源振子、反射元、和若干引向元组成,反射元和引向元都是短路无源振子,所有振子的理想状态都是排列在一个平面内,互相平行且中心在一条直线上。八木天线的最大辐射方向在包含天线轴的平面内指向引向振子的方向。
在现代生活、工程中,八木天线结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而变化最多的是馈电结构、反射元和有源振子,其中最关键的是有源振子的变化;最常见的有源振子是半波对称振子和半波折合振子,半波对称振子由于自身阻抗特性的制约,阻抗转换和天线结构不容易实现,因此在工程天线上更多的是用半波折合振子作为八木天线的有源振子。用半波折合振子作为有源振子的八木天线,其馈电结构主要是利用八木天线的自身结构,如简洁的穿入式馈电方法,将电缆由支撑管穿入,通过折合振子的弯管跨过馈电点将电缆的内导体接到对面的折合振子之上,由于结构限制,若需要较高的增益及前后比,则此种八木天线需要做到足够大,导致生产成本、占用空间等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新馈电结构的八木天线,其结构能在实现八木天线馈电的同时,还能在同样尺寸条件下提供优于折合振子八木天线的增益和前后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进的缝隙馈电八木天线,包括电缆、反射元、有源振子和至少一个引向元,其中反射元、有源振子和引向元依序由支撑管一端起排布开,所述的有源振子为半波振子,该八木天线的馈电部分为被屏蔽的缝隙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馈电结构为被屏蔽的缝隙结构,具有该结构的八木天线经过模拟测试与试验,在同样尺寸条件下,能够提供优于折合振子八木天线的增益、前后比。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被屏蔽的缝隙结构为内置于支撑管且中部开有通透缝隙的金属柱体,所述金属柱体的长度为工作频段中心频率的四分之一波长。
此种缝隙结构,通过对近四分之一波长缝隙的激励,来实现对八木天线有源振子的激励从而实现八木天线的馈电过程,实现八木天线辐射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管与金属柱体均为一体结构,此种结构可使八木天线整体结构简单、紧凑。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柱体的一端闭合,另一端断开,在所述断开处用支撑块给金属柱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的有源振子由两段连接在支撑管缝隙两侧的细金属棒构成,所述金属柱体两侧对应位置留有安装细金属棒的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缝隙内填充有绝缘介质,能够改变电波的传输速度,从而可以减小缝隙的长度;同时在满足缝隙近四分之一波长的条件之下,所述的缝隙可以做不同形状的变化,可以为直线缝隙,或S形缝隙,或弓形缝隙。
本实用新型弃八木天线常用的折合振子,而用半波振子作为八木天线的有源振子,馈电由缝隙来实现,经过模拟测试与试验,在同样尺寸条件下,能够提供优于折合振子的增益、前后比,从而在保证增益、前后比的前提条件下,节省了生产成本、减小了天线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分解图;
图3为图2所示金属柱体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新馈电结构的八木天线,其结构能在实现八木天线馈电的同时,在同样尺寸条件下,还能提供优于折合振子的增益、前后比。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以及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相关视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缝隙馈电的八木天线,包括电缆1、反射元2、有源振子3和至少一个引向元4这四个基本工作单元,其中反射元2、有源振子3和引向元4依序由支撑管5的一端排布开,所述的有源振子3为半波振子,而该八木天线的馈电部分为被屏蔽的缝隙结构。在此八木天线中,各工作单元的参数与普通的八木天线参数一致,反射元2略长于二分之一波长,有源振子3近二分之一波长,引向元4略短于二分之一波长,各工作单元间距略短于四分之一波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国人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国人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17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高效回程式采暖炉
- 下一篇:电磁多圈绝对值编码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