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泡茶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1718.6 | 申请日: | 200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71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超 |
主分类号: | A47G19/16 | 分类号: | A47G19/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25广东省中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泡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泡茶器。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在冲泡茶叶时,先将茶叶放入茶壶内,再和壶内冲入开水,浸泡一定时间后即可将壶内的茶水倒入杯中饮用,当多人聚在一起泡茶时,主人必须不厌其烦地拿起茶壶为各位客人倒茶,一来工作量大,二来不方便,欠缺情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人们泡茶时工作量大、欠缺情趣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具有一定情趣的泡茶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泡茶器,包括壶体、漏杯和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固定在从基座上侧伸出的支管上端,基座内设有第一杠杆,该第一杠杆外端伸出基座上侧、内端与推杆相连,该推杆另一端固定有磁铁,该磁铁位于所述壶体底部外侧,第一杠杆与所述基座之间设有弹簧;在所述壶体内侧对应于壶体外的磁铁位置处设有不锈铁,该不锈铁与设置在所述壶体内的第二杠杆右端固定,第二杠杆左端与位于壶体的水嘴处的堵封球相联接;所述漏杯口部的外翻边缘与所述壶体口部的边缘相配,漏杯底部的杯底孔上侧放置杯底球,所述壶体底部内侧设有环形的凸环,该凸环的上开口与所述漏杯的杯底孔相配,该凸环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连杆,该连杆的上端正对所述漏杯的杯底孔、下端伸向所述第二杠杆左端上侧。使用时,漏杯内放待泡茶叶,向漏杯内冲入适量的开水,向茶杯内倒茶时,将茶杯置于壶体水嘴下方,压下第一杠杆外端,第一杠杆通过推杆将磁铁推到靠近壶体底部处,磁铁将壶体内的不锈铁吸合,不锈铁带动第二杠杆动作而使堵封球离开水嘴,壶体内的茶水可以经水嘴流出,第二杠杆同时推动连杆上移,连杆上端顶开堵住杯底孔的杯底球,使漏杯内的茶水经杯底孔流入壶体内,然后再经水嘴流入茶杯中,其中漏杯杯底孔的流量水于水嘴的流量,使漏杯内已浸泡过的茶水一部分流入壶体内保存,茶杯满后,松开第一杠杆外端,第一杠杆在所述弹簧作用下复位,磁铁远离壶体底部,在堵封球重力作用下,不锈铁与磁铁分离,第二杠杆复位到堵封球重新堵住水嘴,使壶体内的茶水不能流出水嘴外,而连杆下移复位,漏杯内的杯底球在重力作用下堵住杯底孔,使漏杯内的茶水不会流入壶体内,壶体内的茶水也不会经水嘴流出;此时可以向漏杯内加入适量的开水,继续对漏杯内的茶叶进行预泡,以备向下一个茶杯倒茶;经反复使用后,如果看到透明的壶体内已积聚了一定的茶水,则可暂时停止向漏杯内加开水,需要向其它茶杯倒入茶水时,可以重复上述倒水的步骤,如果认为壶体内的茶水太浓,可以通过壶口向壶体内添加开水;直到认为壶体内的茶水不够时,可以继续向漏杯内加开水,其倒茶的过程不需拿起壶体,只需将茶杯放于水嘴下方。
所述泡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杠杆外端设置茶杯座,所述茶杯座正对所述水嘴下方。使用时,只需将茶杯放入该茶杯座中,在茶杯重力作用下,第一杠杆即可动作,实现向茶杯倒水的工作,使用更为方便。
所述泡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杠杆内端下方固定有缓冲胶。防止第一杠杆在弹簧力作用下复位时的冲击力太大。
所述泡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杯底部固定有限位网,所述杯底球位于该限位网与漏杯之间。该限位网一般为不锈钢网,它可以同时防止漏杯内的茶叶经杯底孔流入壶体内。
所述泡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杯上端设有向上伸出的一对执耳。用两只手指紧贴两只执耳的外侧,即可将漏杯取出。
所述泡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口部配有环形的支架,该环形的支架中央开有与所述漏杯口部外翻的边缘相配的通孔。支架的外缘也可以开设通孔,便于在壶体内的茶水太浓时,向壶体内注入开水。
所述泡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由下壶体和环形的上壶体构成,上壶体与下壶体之间用胶水密封连接。壶体分离上下壶体,便于加工。
所述泡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底部设有底环,该底环外围设有环形槽,该环形槽开有两个对称的缺口,所述支管上设有一对对称的卡台,该对卡台分别经对应的所述缺口卡入所述环形槽内。两个卡台分别经两个缺口伸入环形槽后,支管相对于壶体转过一角度,使卡台卡住环形槽,而将壶体固定在支管中。
所述泡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与支管之间用螺丝固定。
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只需将茶杯放入茶杯座上方,壶体内的茶即可自动流向茶杯内,不需拿起整个茶壶,所以使用极为方便,而且壶体内的茶流向茶杯的过程具有一定的观赏性,使泡茶工作具有一定的情趣,同时,壶体底部的磁铁可以对壶体内的茶水进行磁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泡茶器的一个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下壶体的外观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超,未经张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17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