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马铃薯收获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1388.0 | 申请日: | 200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58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窦洪波;李春梅;魏广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窦洪波 |
主分类号: | A01D13/00 | 分类号: | A01D13/00;A01D3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2300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铃薯 收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机械中的薯类收获机械,尤其是涉及一种马铃薯收获机。
背景技术
马铃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食品,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增加,马铃薯收获机作为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中重要的机具,已成为发展的热点。现有马铃薯收获机的升运分离部件,主要有两种型式:一种是在标准传动链条上安装直线形分离杆条,有采用单排升运分离链的,也有采用双排升运分离链的,这种链条杆式的升运分离链,单排结构尺寸长,生产成本高,双排升运分离链虽然结构尺寸长短,不易变形,但直线形分离杆条容易堆土堵塞、分离效果差;另一种是平胶带式升运链,这种升运链是用链轮拨动杆条,因而造成杆条的磨损,存在着作业可靠性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分离效果好、生产成本低、可靠性高的马铃薯收获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马铃薯收获机,包括机架和安装在该机架上的悬挂架、传动系统、第一升运分离链、第二升运分离链、限深轮、挖掘铲。所述第一升运分离链和第二升运分离链倾斜向上呈阶梯配置,所述第一升运分离链的长度为700~800毫米,所述第二升运分离链的长度为600~700毫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马铃薯收获机的改进,所述第一升运分离链和第二升运分离链上的升运分离杆设计为上弯杆条、下弯杆条两种形状,每相邻两根该上弯杆条之间设置三根该下弯杆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马铃薯收获机的进一步改进,一根所述上弯杆条与一根所述下弯杆条或两根所述下弯杆条的两端分别通过内侧外链板固装联接,使一根所述上弯杆条与一根所述下弯杆条或两根所述下弯杆条分别构成两种杆条副,位于该内侧外链板的外侧面,该两种杆条副之间通过活节连接,对应该两种杆条副的外端扣装外侧外链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分离效果好。每间隔三根该下弯杆条设置一根该上弯杆条,高低配置的杆条使杆条之间距离加大,更有利于抖动分离土块,同时阻止马铃薯向下滚落。
2.生产成本低。由于采用两种杆条副,该两种杆条副之间通过活节连接,与采用标准传动链条比较,结构简单,制造更容易。
3.可靠性高。所述第一升运分离链和第二升运分离链倾斜向上呈阶梯配置,升运分离链的长度短,且是通过链轮驱动该两种杆条副之间的活节运转的,而不是用链轮拨动杆条运转的,杆条不易磨损、变形,提高了作业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马铃薯收获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马铃薯收获机的俯视图;
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旋转剖视图;
图4是沿图3中B-B线的旋转剖视图。
图中:悬挂架1机架2传动系统3第一升运分离链4第二升运分离链5限深轮6挖掘铲7上弯杆条8下弯杆条9内侧外链板10外侧外链板11活节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马铃薯收获机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2和安装在该机架2上的悬挂架1、传动系统3、第一升运分离链4、第二升运分离链5、限深轮6、挖掘铲7。所述第一升运分离链4和第二升运分离链5倾斜向上呈阶梯配置,所述第一升运分离链4的长度为700~800毫米,所述第二升运分离链5的长度为600~700毫米。
如图2、图3、图4所示,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升运分离链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一升运分离链4和第二升运分离链5上的升运分离杆设计为上弯杆条8、下弯杆条9两种形状,每相邻两根该上弯杆条8之间设置三根该下弯杆条(9)。
作为本实用新型马铃薯收获机的进一步改进,如图3、图4所示,一根所述上弯杆条8与一根所述下弯杆条9或两根所述下弯杆条9的两端分别通过内侧外链板10固装联接,使一根所述上弯杆条8与一根所述下弯杆条9或两根所述下弯杆条9分别构成两种杆条副,位于该内侧外链板10的外侧面,该两种杆条副之间通过活节12连接,对应该两种杆条副的外端扣装外侧外链板1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马铃薯收获机在配套拖拉机的悬挂机构牵引下入土作业,挖掘铲7将马铃薯、土、秸草等混合物挖掘起来,并随着机组前进混合物沿挖掘铲面向上移动,当遇到第一升运分离链4时被倾斜向上输送,此时马铃薯与土、秸草等被初步抖动分离,经初步分离的马铃薯、土、秸草等混合物落到第二升运分离链5上,经进一步分离后马铃薯被抛落到地表,完成一次作业过程。在输送分离过程中,受上弯杆条8的作用马铃薯不会向下滑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窦洪波,未经窦洪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13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