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取暖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1244.5 | 申请日: | 200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76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石喜武;张兴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喜武;张兴贵 |
主分类号: | F24D13/02 | 分类号: | F24D13/02;F24D19/1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同恩 |
地址: | 150080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暖气。
背景技术
现有电暖气有油酊电暖气和电阻丝取暖器,油酊电暖气换热面积小、使用寿命短、功率大、热传导速度慢、热效率低、自身重;电阻丝取暖器功率大、发热点温度非常高、易发生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电暖气换热面积小、寿命短、功率大、热效率低、发热点温度非常高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取暖器
本实用新型包括上箱、下箱、温度控制装置和开关,温度控制装置安装在下箱的内部,温度控制装置上的控制开关和显示窗及开关均设置在下箱的外表面上,它还包括至少一个加热组件,加热组件由两个电极、电加热体、第一散热片、绝缘套和第二散热片组成,第一散热片的一侧端面为平面,第一散热片的另一侧端面上设有第一散热翅,第二散热片的一侧端面为平面,第二散热片的另一侧端面上设有第二散热翅,第一散热片的平面端与第二散热片的平面端对接设置,第一散热片的平面端沿长度方向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二散热片的平面端沿长度方向上设有第二凹槽,绝缘套设置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中,电加热体设置在绝缘套中,电加热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电极,加热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上箱和下箱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一、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加热体加热,换热面积大、热效率高、加热速度快、使用寿命长、重量轻。二、本实用新型节能、环保、无污染、无噪音。三、本实用新型安装和搬运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加热组件1的外部结构立体图,图4是图3的A-A截面剖视图,图5是两个电极11与电加热体12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电加热体12为圆柱形的截面剖视图,图7是图4的I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包括上箱2、下箱3、温度控制装置4和开关5,温度控制装置4安装在下箱3的内部,温度控制装置4上的控制开关和显示窗及开关5均设置在下箱3的外表面上,它还包括至少一个加热组件1,加热组件1由两个电极11、电加热体12、第一散热片13、绝缘套14和第二散热片15组成,第一散热片13的一侧端面为平面,第一散热片13的另一侧端面上设有第一散热翅13-1,第二散热片15的一侧端面为平面,第二散热片15的另一侧端面上设有第二散热翅15-1,第一散热片13的平面端与第二散热片15的平面端对接设置,第一散热片13的平面端沿长度方向上设有第一凹槽13-2,第二散热片15的平面端沿长度方向上设有第二凹槽15-2,绝缘套14设置在第一凹槽13-2和第二凹槽15-2中,电加热体12设置在绝缘套14中,电加热体12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电极11,加热组件1的两端分别与上箱2和下箱3连接。两个电极11的端头均与温度控制装置4连接,温度控制装置4与开关5连接,开关5与电源线线6连接,电极11通电后几分钟即可达到取暖温度。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3、图4、图6和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散热片13的纵向两侧外端面上分别设有卡扣13-3,第二散热片15的纵向两侧内端面上分别设有卡槽15-3,第一散热片13上的卡扣13-3嵌在第二散热片15的卡槽15-3内。这样设计使得第一散热片13与第二散热片15连接的更牢固。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图3和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组件1的截面为矩形、圆形或椭圆形。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组件1的数量为2~10个,2~10个加热组件1并排设置在上箱2与下箱3之间。根据环境的大小可增加加热组件1,这样设计使得散热面积加大,取暖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喜武;张兴贵,未经石喜武;张兴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12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