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控温式汽车座椅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0967.3 | 申请日: | 200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765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周瑾;赵建军;张鹏雷;赵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瑾;赵建军;张鹏雷;赵贺峰 |
主分类号: | B60N2/56 | 分类号: | B60N2/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40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控温式 汽车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具体来说是一种自动控温式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已研制出了一种可广泛应用于汽车坐垫的碳纤维网联加热元技术,现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近几年才被用于民用技术上。梅塞得斯—奔驰S级车的设计小组也设计了一种新型座椅,它有四个换风机,靠背里有两个,坐垫下还有电热元件,可达到升温和降温的作用,现在国内外车辆大多是采用加热元件达到调温的目的。但这种装置增加了汽车用电负荷,不经济,不环保,并且价格昂贵,只用于高档车,很难得到普及,极大限制了这项技术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的自动控温式汽车座椅。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座椅靠背与座体周围部位开有出气口,其内部中心部位分别装有集气腔,且集气腔与其周围蛛网状的气道连通,并在集气腔四周装有温度传感器,输气管两端分别与座椅靠背与座体内部的集气腔相连,并在其上开有进气口,进气口上装有挡片,挡片通过电路与舵机相连,温度传感器通过端口与温度控制电路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独特设计了用于具有冷热调节作用的装置,汽车启动时,通过空调系统快速的达到适宜温度,且无噪音,不制造污染,实用环保。运用用人机工程原理设计更符合人体臀部的力学分布结构,极大地提高了驾驶员的舒适度,并采用电子自动控温装置控制温度的变化以达到理想的驾车状态,使用方便。仅使用简单的结构和廉价的材料,经济实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座椅靠背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座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座椅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温度控制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由图1—图4可知,本实用新型在座椅靠背与座体周围部位开有出气口8,其内部中心部位分别装有集气腔1,且集气腔1与其周围蛛网状的气道2连通,并在集气腔1四周装有温度传感器3,输气管4两端分别与座椅靠背与座体内部的集气腔1相连,并在其上开有进气口6,进气口6上装有挡片7,挡片7通过电路与舵机5相连,温度传感器3通过端口与温度控制电路9相连。
本实用新型由输气管4上的进气口6与汽车空调系统出风口连接,利用汽车空调系统直接作为冷、热源。温度传感器3用来采集温度信号,并将信号送到温度控制电路9,由其内部的单片机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再将对应的温度送到温度控制电路9内的数码显示器显示,同时单片机会根据初始设置温度与环境温度进行比较、判断、处理,即如果温度大于所设的温度时,使舵机5保持0°转角;如果温度小于所设的温度时,使舵机5保持90°转角。从空调系统内输出的气体在集气腔1中聚集并均匀的进入各气道2,并从出气口8流出。在这个过程中由温度控制电路9改变舵机5旋角进行调节气道通气量,使得座椅表面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在开始工作时,由乘员手动设置),并通过符合人机工程学要求的气道2排布,使气流分布均匀、座椅温度调节迅速,从而大大提高了驾驶舒适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瑾;赵建军;张鹏雷;赵贺峰,未经周瑾;赵建军;张鹏雷;赵贺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09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