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保温板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0904.8 | 申请日: | 2008-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167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刘铁岩;及福胜;王炳申;及强;王佳音;张赢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炳申;刘铁岩;及福胜 |
主分类号: | E04B2/72 | 分类号: | E04B2/72;E04B1/76;E04B1/9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80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保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构件,主要是一种复合保温板。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粘土砖的限用和禁用,出现了板材建筑构件,综合诸多板材建筑构件进行比较,发现这些板材建筑构件都存在着缺点和弊病。如:抗折强度差;耐火性能及等级低;抗疲劳性及稳定性差,易发生形变;节点构造不合理,冷桥过大;建筑构件不承重;抗震性能低;保温和隔声性能差;板与板连接处易通体开裂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保温板,为了弥补其它板材建筑构件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以节能、安全、简捷为理念,将三角形稳定性理论和创新设计及工艺应用到板材建筑构件中,采用板材内的Y形肋作为支撑结构和隔离结构。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复合保温板,其组成包括:包含增强材料的板体,所述的板内设置Y形肋,由V型与V型相连接形成波形肋,所述的I型的一端与V型的夹角相连而另一端与板的面层相连接形成直肋,整体互连作为板材支撑结构。
所述的一种复合保温板,所述的波形肋为隔离结构,将板材分为二层:不燃保温物质层和难燃保温物质层,所述的增强材料为耐碱网格布和耐碱纤维或钢筋和钢网作增强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节能、保温、隔声折强度大;耐火性能高;抗疲劳性及稳定性好,不易发生形变;节点构造合理,无冷热桥;板材建筑构件承重;抗震性能好;板与板连接处不开裂;建筑综合成本低;结构合理易工厂化生产;安装方便,可锯、可裁。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产品立面图。
附图2是本产品剖面图。
附图3是本产品的Y型肋作支撑结构和波型肋作隔离结构图。
附图4是本产品的组装和连接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复合保温板,其组成包括:包含增强材料的板体1,所述的板内设置Y形肋2,由V型与V型相连接形成波形肋3,所述的I型的一端与V型的夹角相连而另一端与板的面层相连接形成直肋,整体互连作为板材支撑结构。所述的波形肋,将板材分为二层,室内面是不燃保温物质4,室外面是难燃保温物质5作为隔离结构,所述的耐碱网格布和耐碱纤维或钢筋6和钢网作增强材料。
一种复合保温板是以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和水泥改性剂及聚合物为掺合材料;难燃保温物质和不燃保温物质为夹心材料;耐碱网格布和耐碱纤维或钢筋和钢筋网为增强材料;在板材内设置Y形肋作为支撑结构;利用波形将板材分为二层,即:内层(室内面)由不燃保温物质和外层(室外面)由难燃保温物质为隔离结构,制成的复合保温板。
1、在板材内设置Y形肋作为支撑结构;波形作隔离结构。
2、改变Y形肋和波形形状,制成不同几何形状;不同荷载;不同保温和隔音等级;不同耐火等级和抗震等级的外墙板、隔墙板和屋面板。
3、改变Y形肋在板材中的位置,制成不同几何形状;不同荷载;不同保温和隔音等级;不同耐火等级和抗震等级的外墙板、隔墙板、屋面板。
4、改变Y形肋的厚度,制成不同几何形状;不同荷载;不同保温和隔音等级;不同耐火等和抗震等级的外墙板、隔墙板和屋面板。
5、根据建筑物的耐火要求在板材内层(室内面)加入不同厚度和不同不燃保温物质,制成不同几何形状;不同耐火等级的外墙板、隔墙板和屋面板。
6、根据建筑物的保温(隔热)要求在板材外层(室外面)加入不同厚度和不同的难燃保温物质,制成不同几何形状;不同保温等级的外墙板、隔墙板和屋面板。
7、根据建筑物的隔声要求在板材外层(室外面)加入不同厚度和不同的难燃保温物质和在内层(室内面)加入不同的不燃保温物质,制成不同几何形状;不同隔声等级的外墙板、隔墙板和屋面板。
8、根据建筑抗震要求,在Y型肋的V型夹角处设置通体钢筋与框架焊接增加强度。在板材内设有预埋件,板材与板材与主体框架采用钢配件焊接方法连接,主体框架、板材、钢配件焊接处用水泥砂浆作外防护,能够确保板材与主体框架连接坚固,制成不同抗震等级的板。
实施例2:
一种复合保温墙板节点构造,延板内直肋的一端至另一端预埋和墙板等高长度的钢筋,在板面层的4个角和板高的1/2处设置L形预埋件与直肋内设置的钢筋焊接相连,配备长方形和L形钢制专用连接配件。利用上述预埋件和配件作为与混凝土框架结构或钢制框架结构及墙板与墙板相连接的一种构造和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炳申;刘铁岩;及福胜,未经王炳申;刘铁岩;及福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09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