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槽式螺旋稳定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0627.0 | 申请日: | 200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20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裴昱;闫玉良;吴晓川;孙立全;纪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石油管理局 |
主分类号: | E21B17/10 | 分类号: | E21B17/10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淑荣 |
地址: | 163453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 稳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钻井领域在钻井过程中所用的一种稳定器,尤其是一种槽式螺旋稳定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钻井过程中使用的稳定器有两种类型,即外径固定和可伸缩式扩径稳定器。靠近钻头的称为近钻头稳定器,远离钻头的称为钻柱稳定器,在钻井过程中可以同时使用或自由组合搭配使用。稳定器均为增大原有钻柱的外径尺寸,使其外端与井壁接触,在接触端面能够起到切削缩小井壁内径和对正常井壁接触起到固定支撑稳定钻柱的作用。但由于原稳定器与井壁接触面积大,致使摩擦阻力增大;间隙过小影响钻井液上返,不利于钻井过程的继续,起下钻不畅容易遇阻、遇卡等,发生钻井事故;当稳定器直径磨损减小,不能有效起到稳定切削作用而报废,增加钻井费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稳定器外径扩大而在钻井过程中造成的摩阻力过大、易卡钻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槽式螺旋稳定器,该稳定器能够实现与井壁点式分布的面结构特点,稳定扩径作用的同时有效的增加钻井液的上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槽式螺旋稳定器包括本体,本体轴向上至少均布3条平行的螺旋槽,本体径向上至少均布2条平行的圆周槽,螺旋槽与圆周槽相互交叉,本体上除螺旋槽及圆周槽以外的部分为切割点。
上述本体的一端为有外螺纹心轴,本体的另一端为有内螺纹的筒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在钻井过程中起到扩径稳定井壁的作用,尤其是一种能将点切割和钻井液冲洗结合的扩径稳定器。切割点以点式分布的面域结构以螺旋的方式分布在本体上,能够有效地减少由于面接触造成的摩擦疲劳破坏,钻具工作时不憋劲,螺旋带上的点结构与井壁的摩擦阻力小,可以起到逐点切割的作用,受力均匀,磨损小,本体上的轴向螺旋槽可以保证在点切割后有利于钻井液的上返并起到冲刷破坏作用,保证了井眼尺寸且稳定效果好。本工具在保持井壁稳定的同时,起到扩径的效果,由面接触转化为点接触,可承载能力强,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体2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1-心轴,2-本体,3-筒体,4-切割点,5-螺旋槽,6-圆周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将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该槽式螺旋稳定器包括本体2,本体2轴向上至少均布3条平行的螺旋槽5,螺旋槽5有利于钻井液上返,本体2径向上至少均布2条平行的圆周槽6,螺旋槽5与圆周槽6相互交叉,本体2上除螺旋槽5及圆周槽6以外的部分为切割点4,切割点4以点状分布,合金切割点4可以为螺旋立方体或者螺旋梯形体结构,在钻井遇阻时可以进行划眼扩井。本体2的一端为有外螺纹心轴1,心轴1与上部钻杆螺纹连接,本体2的另一端为有内螺纹的筒体3,筒体3与下部钻杆外螺纹连接。
合金切割点4以散点式面状结构螺旋分布在本体2上,减小了稳定器的刚度,增加了柔性,可以克服在钻具旋转过程中由于稳定器的柔性差,使两端的螺纹在交变应力的作用下产生疲劳破坏,增加了其抗扭能力。可以切削在钻井过程中遇到的障碍物,减小钻井阻力。对缩径井壁可以由切割点4先进行点切割,在实体井壁形成凹槽,由下一个螺旋点连续切割和钻井液的冲洗对井壁实行扩径的作用。
使用槽式螺旋稳定器可以降低由于钻井液传递不畅带来的蹩钻导致钻具断裂事故的发生,可以延长稳定器的使用寿命,能够应对井下复杂工况的需求,由普通固径稳定器的面接触井壁变为点接触井壁,减小整体钻具阻力,多点接触也能防止单个切割点由于强度不够而造成的破坏。可以节约钻井时间,降低钻井成本,满足不同工况的需求,经济效益可观,可以适合水平井、分支井等各类型钻井的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石油管理局,未经大庆石油管理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06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抽油机井井口强行居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电子锁的保险箱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