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冷汽轮发电机轴承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90398.2 | 申请日: | 2008-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81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 发明(设计)人: | 曹文;李俊亭;陈景易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D25/16 | 分类号: | F01D25/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40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轮发电机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冷汽轮发电机轴承。
背景技术:
空冷汽轮发电机轴承是发电机比较关键的部位。每台发电机共有两个轴承,分别位于发电机定子的两端,支撑在转子轴颈部位。汽轮发电机轴承属于一种动压滑动轴承,在轴承与转子间具有楔形间隙,间隙内通入润滑油,吸附在固体的表面,依靠被润滑的摩擦面间的相对运动,润滑油形成油膜,膜内产生压力,带动润滑油由间隙大端向间隙小端运动,以承受外载荷而免除固体间相互接触,从而起到减少摩擦阻力和保护固体表面的作用。从而使轴承支撑高速运转的转子。但要防止润滑油流入定子内,引起电气事故。同时又要降低轴承的振动,防止整台机组振动过大。原设计的端盖式轴承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轴承的油密封采用气封环密封结构1,利用气压原理进行密封,轴承分别与定子机座两端的端盖连接在一起,结构紧凑、减少发电机整体轴向长度。但在已运行的机组中,部分机组的轴承存在着向发电机内侧漏油的现象和部分机组存在着轴承座轴向振动大,引起机组跳闸停机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低振动,无漏油的空冷汽轮发电机轴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结构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空冷汽轮发电机轴承,采用独立的座式轴承结构,轴承座与小端盖分离。本实用新型由轴瓦和轴承座两部分组成。轴瓦分为上半轴瓦和下半轴瓦,上半轴瓦与下半轴瓦组成在一起形成球面,下半轴瓦采用180°全球面与轴承座中板接触,且在轴瓦球面部位铸出进油槽与轴承座中板球面形成一个封闭的进油通道,内部通入润滑油。当转子高速转动时,轴瓦随轴颈的不同而自动调整,适应不同的载荷、转速、轴的弹性变形、偏斜等具体情况,保证轴颈与轴瓦间的适当间隙,因而能够建立起可靠的液体摩擦的润滑油膜。轴承座由厚钢板加工而成,为对称结构,轴承上盖与轴瓦的顶部球面为0~0.02mm的过盈配合,轴承座高度为1460mm,轴承座宽度为630mm,轴承座与座板之间的把合螺栓数量增加为12个,从而提高连接刚度。轴承油密封装置采用铜梳齿密封结构。有效隔绝漏油。在轴承座两侧分别开有进出油孔,轴承回油孔为φ210mm,方便机组油管路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改进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采用独立的座式轴承,使轴承座与小端盖分离,切断向机内漏油的通道。避免了发电机本体振动通过小端盖传至轴承座引起的振动。
1.2改进轴承油密封结构,取消原气封环,采用铜梳齿密封结构,由于铜的硬度比转轴低,在与转轴接触时不会磨损转轴表面,同时加大轴承回油孔,使油回流速度增大,不发生油阻现象,彻底杜绝向机内漏油问题。
1.3将轴承座改为对称结构,使轴承承载中心与轴承中心偏心重合,解决了偏心引起的振动。合理布置油路及装配空间,降低轴承座高度、增加轴承座宽度,提高轴承座整体刚度。提高上、下半轴承座的连接刚度,将原来下半轴瓦两块球面与轴承座中板接触改成下半轴瓦采用180°全球面与中板接触;提高轴承座与座板之间的连接刚度,增加连接螺栓数量。轴承刚度的增加,使由于轴承刚度低引起的轴承振动被大大降低。取消原轴承结构设计的单向进油,实现双向进油,便于电厂的安装。本实用新型优点是:轴承刚度增加,轴承振动被大大降低;轴承漏油得到很大的改善。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气封环密封结构的轴承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3为安装本实用新型机组的外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为一种空冷汽轮发电机轴承,采用独立的座式轴承结构,轴承座与小端盖分离,上半轴瓦3与下半轴瓦5组成在一起形成球面,下半轴瓦5采用180°全球面与轴承座中板6接触,且在轴瓦球面部位铸出进油槽与轴承座中板球面6形成一个封闭的进油通道,轴承上盖2与轴瓦的顶部球面为0~0.02mm的过盈配合。轴承座7高度为1460mm,轴承座7宽度为630mm,轴承回油孔10为φ210mm,轴承座7与座板8之间的把合螺栓9数量为12个,轴承油密封装置4采用铜梳齿密封结构。如图3所示,转子轴12加长,以额定容量150MW汽轮发电机为例,转子轴加长450mm,这样留出足够的空间放置图2独立的本实用新型座式轴承。使图2轴承座7与图3小端盖11分离。润滑油可以通畅的流入轴承两侧,实现双向进出油,既满足设计院要求又便于电厂安装外部油管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03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生产薄壁部件的注塑/吹塑装置及相应方法
- 下一篇:控制氢气的膜处理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