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常压热水锅炉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0198.7 | 申请日: | 200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53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发明(设计)人: | 宋福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福生 |
主分类号: | F24H1/44 | 分类号: | F24H1/44;F24H1/40;F24H1/2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同恩 |
地址: | 150080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常压 热水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水锅炉。
背景技术
目前,民用采暖锅炉的设计形式很多,传统采用常压小型锅炉,种类有燃油炉、燃煤炉等。炉内一般设置有自动或半自动炉排,受热面多数采用烟管、火管、隔板等,设计繁琐,制造工艺较复杂,制造原材料消耗大。采用燃煤作燃料时,燃煤燃烧不完全,锅炉热效率低、烟尘大、污染大。存在结构复杂、加热面积小、能耗高、热效率低、容水量少、污染环境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燃煤热水锅炉燃煤燃烧不完全,锅炉热效率低、烟尘大、污染大。存在结构复杂、加热面积小、能耗高、热效率低、容水量少、污染环境的问题,现提供一种常压热水锅炉。本实用新型包括上炉门、烟道、出水管、双排横水管束、进水管、第一清灰门、后炉排、两个底座隔板、前炉排、底座、第二清灰门、下炉门、炉体外壳、炉胆、前燃烧室、第一隔板、后燃烧室、第二隔板、第三隔板、烟室和侧炉门,炉胆固定在炉体外壳内,炉胆与炉体外壳之间为水套,第二隔板设置在炉胆内的水平方向的中部,第二隔板的下端与炉胆内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一隔板和第三隔板分别设置在炉胆内第二隔板的两侧,第一隔板的上端和第三隔板的上端均与炉胆内的顶部固定连接,上炉门和下炉门均固定在第一隔板一侧的炉体外壳上,第一隔板与上炉门和下炉门一侧的炉胆之间的空间为前燃烧室,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的空间为后燃烧室,第三隔板与上炉门和下炉门另一侧的炉胆之间的空间为烟室,烟室顶部的炉体外壳上固定连接有烟道,后燃烧室的上部、第二隔板与第三隔板之间和烟室内均设有双排横水管束,双排横水管束的两端均与水套相连通,出水管和进水管均与锅炉的水通路相连通,前炉排设置在前燃烧室的下部,后炉排设置在后燃烧室的下部,第二清灰门设置在前炉排下侧的底座上,第一清灰门设置在后炉排下侧的底座上,第一清灰门两侧的底座内各设有一个底座隔板,侧炉门设置在后炉排上侧的炉体外壳上。
本实用新型在炉内设置有两个燃烧室即前燃烧室和后燃烧室,烟气在炉内经过三个冲刷流程,炉内设置三组双排的横水管束,极大的增加了炉内受热面积,提高了锅炉的热效率。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节能环保、方便使用、加热效率高、供热量大,与传统采暖炉比较可节能3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的附图标记2是温度表座,3是压力表座,4是安全阀座。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参见图1)本实施方式包括上炉门1、烟道5、出水管6、双排横水管束7、进水管10、第一清灰门12、后炉排13、两个底座隔板14、前炉排15、底座16、第二清灰门17、下炉门18、炉体外壳19、炉胆20、前燃烧室21、第一隔板22、后燃烧室23、第二隔板24、第三隔板25、烟室26和侧炉门27,炉胆20固定在炉体外壳19内,炉胆20与炉体外壳19之间为水套11,第二隔板24设置在炉胆20内的水平方向的中部,第二隔板24的下端与炉胆20内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一隔板22和第三隔板25分别设置在炉胆20内第二隔板24的两侧,第一隔板22的上端和第三隔板25的上端均与炉胆20内的顶部固定连接,上炉门1和下炉门18均固定在第一隔板22一侧的炉体外壳19上,第一隔板22与上炉门1和下炉门18一侧的炉胆20之间的空间为前燃烧室21,第一隔板22与第二隔板24之间的空间为后燃烧室23,第三隔板25与上炉门1和下炉门18另一侧的炉胆20之间的空间为烟室26,烟室26顶部的炉体外壳19上固定连接有烟道5,后燃烧室23的上部、第二隔板24与第三隔板25之间和烟室26内均设有双排横水管束7,双排横水管束7的两端均与水套11相连通,出水管6和进水管10均与锅炉的水通路相连通,前炉排15设置在前燃烧室21的下部,后炉排13设置在后燃烧室23的下部,第二清灰门17设置在前炉排15下侧的底座16上,第一清灰门12设置在后炉排13下侧的底座16上,第一清灰门12两侧的底座16内各设有一个底座隔板14,侧炉门27设置在后炉排13上侧的炉体外壳19上。
具体实施方式二:(参见图1)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第一隔板22、第二隔板24和第三隔板25均为中空的水套,第一隔板22、第二隔板24和第三隔板25的两端均与水套11相连通。第一隔板22、第二隔板24和第三隔板25均为中空的水套,又增加了炉内的受热面积,更进一步提高了锅炉的热效率。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福生,未经宋福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01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