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远红外辐射式电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0077.2 | 申请日: | 200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31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于福学;欧阳晓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福学;欧阳晓星 |
主分类号: | F24D13/02 | 分类号: | F24D13/02;F24C7/04;F24D19/02;F24C7/0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果瑞 |
地址: | 150040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辐射 电热器 | ||
1、一种远红外辐射式电热器,它包括两个L型壳体端板(1)、壳体(2)、至少两个发热传热组件、隔热岩棉毡(7)、至少两个连接板(8)、两个端支架(12)和耐高温导线(1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的底板(2-1)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L型壳体端板(1),所述壳体(2)的底板(2-1)上安装有隔热岩棉毡(7),所述至少两个连接板(8)均匀嵌在隔热岩棉毡(7)内,所述至少两个发热组件并列设置在连接板(8)的上端面上,相邻的两个发热传热组件的带有型腔的异型铝合金散热板(11)并联搭接,所述连接板(8)的上端面上固装有发热传热组件的支撑槽板(9),所述发热传热组件的支撑槽板(9)两端的下端面上分别固装有一个端支架(12),所述端支架(12)的下端面与壳体(2)的上端面固接,所述高温导线(13)的一端与发热传热组件的电热管(6)连接,所述耐高温导线(13)的另一端穿过壳体(2)底板(2-1)上的通过孔与外部电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远红外辐射式电热器,其特征在于发热传热组件的个数为2~6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远红外辐射式电热器,其特征在于连接板(8)的个数为2~6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远红外辐射式电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发热传热组件包括电热管(6)、支撑槽板(9)、远红外膜层(10)和带有型腔的异型铝合金散热板(11),所述支撑槽板(9)的翼缘(9-1)搭接在带有型腔的异型铝合金散热板(11)的凹槽(11-2)内,所述带有型腔的异型铝合金散热板(11)的上表面覆有远红外膜层(10),所述电热管(6)安装在带有型腔的异型铝合金散热板(11)的型腔内,且电热管(6)的两端伸出带有型腔的异型铝合金散热板(11)的型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远红外辐射式电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型腔的异型铝合金散热板(11)的上表面为锯齿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远红外辐射式电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发热传热组件还包括两个限位瓷套(5)和两个限位挡片(4),所述电热管(6)的两端分别装有一个限位瓷套(5),且限位瓷套(5)的一端固装在带有型腔的异型铝合金散热板(11)内,所述限位瓷套(5)外侧的电热管(6)的两端分别装有一个限位挡片(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远红外辐射式电热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接线座(3),所述接线座(3)安装在L型壳体端板(1)下方的壳体(2)的底板(2-1)上,所述耐高温导线(13)依次穿过接线座(3)和壳体(2)底板(2-1)上的通过孔与外部电源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福学;欧阳晓星,未经于福学;欧阳晓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007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闸门
- 下一篇:一种可调压式水车喷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