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绘制中国画的画碟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20090005.8 申请日: 2008-05-16
公开(公告)号: CN201195475Y 公开(公告)日: 2009-02-18
发明(设计)人: 陈宗麟;陈尚 申请(专利权)人: 陈宗麟
主分类号: B44D3/22 分类号: B44D3/22
代理公司: 齐齐哈尔鹤城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刘丽
地址: 161006黑龙江省***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绘制 中国画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绘制中国画的画碟。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中国画大写意绘制方法主要有笔墨画、指墨画和泼墨画三种。虽然三种画法风格各异,但在表现效果上又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笔墨画即经典的用毛笔作画,因受毛笔大小的制约,画出的线条宽度很有限,线条的边痕又较清晰规矩,其焦墨飞白也脱离不了线框轨迹的束缚;如果在湿底上,毛笔含墨难少易多,行笔难快易慢,其“破墨”也难以达到自然天成;如果表现大片墨块时,其笔笔相交之墨痕又很不自由灵动;在表现色彩时,不论是“勾廓填色”还是“没骨法”,毛笔一旦落纸,笔痕较重,固定较快,不能自然流动,大大限制了中国画“意象”的发展空间。指墨画系用手、包括手掌来作画,由于受手掌面积的制约而使蓄墨量受限,因而难画大幅作品。泼墨画是用碗、盘子和碟子等容器作画,该法诞生较晚,虽然该法能够产生自然天成、流畅大气的表现效果,但是也仍然存在着一个重大的缺憾,就是该法对线条,尤其是许多细小的线条很难表现,甚至可以说是根本表现不了线条。本申请人认为,在很大意义上来讲线条乃中国画之灵魂,没有线条就会失去中国画艺术手法的完整性,有时甚至会很难再将该类作品视为是中国画。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绘制中国画的画碟,使用该画碟作画,不仅能够表现以上三种画法之所能,更重要的是它更能突破中国画在画“线”方面的局限性,大大拓宽和发展了大写意画的表现力,将其画作的气势和韵味发挥到应有的极致。

本实用新型的画碟由两部分构成,分别为色墨容器和作画尖角,色墨容器的形状并不很重要,为碟、碗、勺头形均可。作画尖角是由色墨容器一侧的侧壁引出,并与容器内腔相通的尖角形延伸结构,作画角尖部分的尺寸根据欲绘制线条的粗细确定,色墨容器的大小及深浅根据画面的大小选择。本实及新型由陶瓷、或其它类似材料,如玻璃制成。

为了增加吸墨量,上述作画角尖部分的底表面最好设计成无铀粗瓷面或玻璃磨砂面。

由上述画碟画线法和泼墨法相结合构成本发明的以下核心内容:“四类典型线型”。

“四类典型线型”的前三类可概括为粗壮浓重变化线,包括渍痕线、渍痕花纹线和晕涨线。

渍痕线的画法是将色与水调盛碟中,再将墨或重色蘸于作画角尖处,然后略倾拉拖画碟,在宣纸上勾绘出一条中心部分为转展自如、深墨或重色的线芯,两边为逐渐渗晕化开,自由漫漶的浅色水渍边痕。这种线多用在人物及动植物的轮廓线上,具有一种独特生动自然、酣畅淋漓的韵味。

渍痕花纹线的画法是先将色与水调盛画碟中,再将浓墨或重色滴浮在色面上,然后通过作画角尖拖淌而出,在宣纸上则出现花纹斑斓灵动的渍墨线。此线即可以用于表现人物、动植物的外轮廓线,可以表现轮廓里面的内容,其效果是在渍痕线的基础上使之更加丰富生动。相对则前者素雅,后者艳丽。

晕涨线的画法是将碟中盛入不含水的浓墨,通过作画角尖缓缓倾出想画的线,逐渐干后,则出现有锯齿形不规则边沿的自然线。此线多用于表现重黑处,如人物的头发、腰带及黑重植物,如竹叶类,很具有中国书画追求的“金石味”。

第四类典型线是细弱轻淡变化的各种线。方法是将宣纸用色或淡清墨按形画湿半干后,将作画角尖蘸抹浓墨、按手力的轻重缓急、在湿底上划出有粗、有细、极细(连点)和飞边(贴在湿边画线,则飞毛向干纸方面飞出)等变化线。画这种线要强调的是湿底的干湿程度与墨的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该方法作画时将墨或重色蘸于作画角尖处,或存于色墨容器中,除了能够完成泼墨法作画之外,在画线条时可以用该画碟的作画角尖绘制细线条,用作画角尖与角尖的底沿相配合刮、擦,可以绘制各种粗细的不同线条,尤其是通过上述的曲面凸台上可以很方便地选择不同的刮绘宽度,在刮绘中通过旋转作画角尖还可以得到圆滑的线宽变化,达到一种类似于笔锋的效果。只需一只画碟就能将墨色和水自然浑成、流淌渗化,线面结合、自由灵活去表现中国画。使画面有更加粗犷酣畅的气势,更加朦胧古朴的韵味,更加自由奔放的旋律,势将大写意画作之意象、精神发挥到最佳境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画碟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3的应用效果图

图4为实施例4的应用效果图

具体实施例

例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宗麟,未经陈宗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00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