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合木生产用大容量真空加压浸注和/或热固化罐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89955.9 | 申请日: | 200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96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隋淑娟;王海刚;王清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7K3/10 | 分类号: | B27K3/10;B27K3/3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岳泉清 |
地址: | 150040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合木 生产 容量 真空 加压 固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合木生产用的装置。
背景技术
公开号为CN 101112763A、公开日为2008年1月30日、名称为《塑合木生产用真空加压浸注和/或热固化罐》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可以解决以往的塑合木生产设备中,由于真空加压浸注设备和加热固化设备相互分离,挥发性树脂单体利用率低、生产效率低、严重污染环境的问题。但是,上述所述热固化罐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此热固化罐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向单体收集槽方向倾斜安装,从而使多余单体靠本身自重顺利流出罐体,其安装不够方便。二、在塑合木生产中,提高生产效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增大罐体的容积,提高每次处理木材的体积。罐体容积的增加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实现,即增大罐体的直径或长度。由于此热固化罐受结构限制,罐体直径过大不仅会影响罐体内部热量传递,而且为了确保设备具有足够的承压能力,需要大幅度增加罐体侧壁的厚度,这将导致设备制造成本大幅度增加;若增加罐体的长度,那么在塑合木热固化过程中,多余单体流出时间加长,在流动过程中可能产生固化现象,造成单体浪费。因此,简单地采用以上两种方式按几何规律放大罐体的尺寸受到制约,罐体容积不能充分放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塑合木生产用大容量真空加压浸注和/或热固化罐,它可解决现有的塑合木生产用真空加压浸注和/或热固化罐存在安装不方便、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热固化罐包括筒体、快开门、至少一个温度表或第一传感器、安全阀、真空表或第二传感器、压力表或第三传感器、排空阀、惰性气体加压口阀、惰性气体出口阀、备用口阀、真空口阀、加热介质进口阀、两个冷却介质出口阀、浸注液或单体收集槽、冷却夹套层、冷却介质进口阀、加热介质出口阀、夹套层和保温层;所述筒体的外壁上由里至外设有夹套层和保温层,由筒体、夹套层和保温层组合构成罐体,所述罐体的一端设有罐口,罐口上装有快开门,罐体的上端装有与筒体的内腔相通的安全阀、真空表或第二传感器、压力表或第三传感器、排空阀、惰性气体加压口阀、惰性气体出口阀、备用口阀和真空口阀,罐体的上端装有与夹套层相通的加热介质进口阀,所述两个冷却介质出口阀分别设置在靠近快开门一侧的罐体上和夹套层的底端面上,两个冷却介质出口阀均与夹套层相通,罐体的下端装有与夹套层相通的冷却介质进口阀和加热介质出口阀,罐体上至少装有一个与筒体的内腔相通的温度表或第一传感器,所述筒体由两个圆柱形筒体组成,所述两个圆柱形筒体相对向下倾斜设置并固接在一起,所述两个圆柱形筒体中心线的夹角170°<α<180°,筒体中部最凸起部位的筒壁上固装有与筒体的内腔相通的浸注液或单体收集槽,浸注液或单体收集槽的外壁上设有冷却夹套层,所述冷却夹套层的底端设有与浸注液或单体收集槽相通的出口,冷却夹套层的上端侧壁和下端侧壁上分别设有与冷却夹套层相通的冷水出口和冷水进口。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热固化罐包括筒体、两个快开门、至少一个温度表或第一传感器、安全阀、真空表或第二传感器、压力表或第三传感器、排空阀、惰性气体加压口阀、惰性气体出口阀、备用口阀、真空口阀、加热介质进口阀、两个冷却介质出口阀、浸注液或单体收集槽、冷却夹套层、冷却介质进口阀、加热介质出口阀、夹套层和保温层;所述筒体的外壁上由里至外设有夹套层和保温层,由筒体、夹套层和保温层组合构成罐体,罐体的上端装有与筒体的内腔相通的安全阀、真空表或第二传感器、压力表或第三传感器、排空阀、惰性气体加压口阀、惰性气体出口阀、备用口阀和真空口阀,罐体的上端装有与夹套层相通的加热介质进口阀,所述两个冷却介质出口阀分别设置在罐体的两端,两个冷却介质出口阀均与夹套层相通,罐体的下端装有与夹套层相通的冷却介质进口阀和加热介质出口阀,罐体4上至少装有一个与筒体的内腔相通的温度表或第一传感器,所述罐体的两端均设有罐口,每个罐口上装有快开门,所述筒体由两个圆柱形筒体组成,所述两个圆柱形筒体相对向下倾斜设置并固接在一起,所述两个圆柱形筒体中心线的夹角170°<α<180°,筒体中部最凸起部位的筒壁上固装有与筒体的内腔相通的浸注液或单体收集槽,浸注液或单体收集槽的外壁上设有冷却夹套层,所述冷却夹套层的底端设有与浸注液或单体收集槽相通的出口,冷却夹套层的上端侧壁和下端侧壁上分别设有与冷却夹套层相通的冷水出口和冷水进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99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站锅炉炉膛侧墙用空气喷嘴
- 下一篇:筒体的存放及运输包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