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喷水式减磨节能型雨刷片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89747.9 | 申请日: | 2008-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742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 发明(设计)人: | 陈长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长林 |
| 主分类号: | B60S1/38 | 分类号: | B60S1/38;B60S1/32 |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米万泽 |
| 地址: | 163316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水 式减磨 节能型 雨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技术领域的自喷水式减磨节能型雨刷片。
背景技术:
汽车雨刷器是汽车上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件,它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汽车行驶10万公里左右其风挡玻璃就会出现“太阳纹”,在行驶中影响视觉,特别是在夜间会车时更为明显。刮片在汽车行驶3万公里左右由于刮擦效果不佳就需要更换,原因就是普通的雨刷片刮擦过程是当玻璃表面需要清洗时先喷清洗液(以下统称水),随后1-2秒后雨刷启动,喷在玻璃表面的水与刮片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形成了干磨区,且此时水也流到下边一大部分,如此干磨以及水量少便使砂尘等脏物夹带在刮片与玻璃中间,运动中损伤了玻璃与刮片。另外,由于现有的雨刷片在刮洗时水流是由下面或侧面的喷水嘴直接突然地喷在风挡玻璃中间部位,并形成一个较大面积的积水区,这样给驾驶员精神上造成一定的刺激,同时在视觉上也产生了很大的障碍,特别是在高速行驶时潜伏着危险。由于普通雨刷器当雨刷片行进到有水区域时水已流到下部,有一半以上的水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了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雨刷片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喷水式减磨节能型雨刷片,该雨刷片具有对风挡玻璃及刮片的磨损小、安全、效率高、节水节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喷水式减磨节能型雨刷片,包括刷体、刮片,刷体内部有贮水腔,且底端有排污口,贮水腔上有刮片,且在刮片两侧有若干个喷水孔。
上述的喷水孔可在刮片上,此时,刮片表面有排水槽。
上述的喷水孔可为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案,通过在贮水腔上加工喷水孔,水流直接喷射到距刮片最近处的风挡玻璃表面,达到了先冲洗而后边冲洗边刮擦的目的,减轻了对风挡玻璃和刮片的磨损,也提高了清洗液的利用率,避免了浪费;由于水流直接喷射于刮片两侧或中间,排除了现有的雨刷器喷水点与刷片之间有一段干磨区,更进一步减轻了对风挡玻璃的磨损;刮片在前行时,向后弯曲的刮片对后侧的喷水孔进行挤压而封闭,防止刮过处再过多喷水,既节约了用水量,又减轻了水迹对驾驶员视线的影响;由于本雨刷片边冲洗边刮擦,因此刮擦效率高,减少了刮擦次数,延长了电机和刮片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发动机的用电负荷,节约了能源。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喷水孔在刮片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附图1中沿A-A的剖视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附图2中沿A-A的剖视图。
图中1-刷体,2-喷水孔,3-进水口,4-刮片,5-排污口,6-贮水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及图3所示,一种自喷水式减磨节能型雨刷片,包括刷体1、刮片4,刷体1内部有贮水腔6,贮水腔6上端封闭,下端有排污孔5,平时用塞堵堵上,每隔一定时间可打开塞堵排出污水,防止污垢堵塞喷水孔2;刷体1侧面中部贮水腔6上有进水口3,该进水口3与车内的储水罐上的水管线相连通,可以将该水管线沿着雨刷器支架进行铺设,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将二者制作成一体,从而由进水口3向贮水腔6注水;贮水腔6上有刮片4,而且在刮片4两侧有若干个喷水孔2,喷水孔2可以根据车型不同加工成不同间距、数量、大小、形状,每侧可为单排,也可为多排,喷水孔2应尽量靠近刮片4,保证水流最大限度地得到利用,同时,刮片4在前行时,向后弯曲的刮片4对后侧的喷水孔2进行挤压而使其封闭,防止刮过处再过多喷水,既节约用水,又减轻了水迹对驾驶员视线的影响,提高了安全系数。刷体1上与刮片4相对的另一侧与现有的雨刷片相同,有固定用的卡槽。
由图2及图4所示,喷水孔2在刮片4上,此时,根据车型不同将刮片4适当加宽,同时为了保证水流顺利流出,在刮片4表面加工若干个排水槽,水流由喷水孔2喷出后通过排水槽流向玻璃表面,达到清洗的目的。
该雨刷片可以用在有支架的雨刷器上,也可用在无支架的雨刷器上,此时由卡在刷体1卡槽内的金属片作为支架,可以直接连接在雨刷臂上。由于该雨刷片刮擦效率高,减少了刮擦次数,延长了电机和刮片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发动机的用电负荷,节约了能源,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长林,未经陈长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97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口扳手
- 下一篇:一种免清洗无铅焊锡丝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