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于上下车的方便坐椅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89257.9 | 申请日: | 200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46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姜仁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仁瑞 |
主分类号: | B60N2/07 | 分类号: | B60N2/07;B60N2/24 |
代理公司: | 齐齐哈尔鹤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叶仲刚 |
地址: | 162750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于 下车 方便 坐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上下车的方便坐椅,主要用在轿车上。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出行时乘车的机会越来越多,上车下车对于青、壮年健康人来说,并无什么困难可言,开门、抬腿一转身车就开了。但是对于一些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孕妇、儿童、及外伤、残疾人来说事情就没有这么轻松,他们在出门乘车时常常会遇到不少的麻烦,特别是在上、下车时有的人会感到特别的艰难,还有的人根本就无法独立地完成上下车的动作,这种情况为这类群体的出行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也严重地影响了这些人的生活质量,有时还会为交通安全埋下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出行乘车有特殊困难的群体提供一种便于上下车的方便坐椅,使用该方便坐椅可以免去乘车人上下车时的抬腿、转身动作。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该方便坐椅由旋转坐椅和装于其底部与车底面之间的滑动装置构成,旋转坐椅的外壳为圆或方形,上表面为旋转椅面。
上述滑动装置的第一种设计方案是在旋转坐椅两侧的底沿或底面上加装的安装带上对称装有多对滚动轮,在车内的底面上对应滚动轮处平行设置两条覆盖车轮上、外、下三个面的框罩式轮槽,轮槽的高度略大于滚动轮的直径,滚动轮在轮槽内滚动,从而拉动旋转坐椅在轮槽上滑动。该轮槽固定在车内的底面上,轮槽指向车门方向,止于车门处,尾端设有限位挡。
将滚动轮限制在轮槽内滚动,可以防止当旋转坐椅向外滑出后,人坐在上面时由于偏重而出现坐椅倾翻现象。尾端的限位挡能避免滚动轮滑出轮槽,出现“脱轨”事故。
上述轮槽的槽底和槽顶可根据滚动轮轴断面的形状设计为弧形或“V”字形。
这种设计可以用使滚动轮始终沿轮槽底部的中心线附近滑动,可以防止因滚动轮跑偏而出现“刮帮”现象。
上述滑动装置的第二种设计方案就是在轿车内底面上加装两条安装板,旋转坐椅的底部或两条安装板其一上装有两根齿条,另者之上装多对与齿条啮合的滑动齿轮,安装板的尾段为一个防倾套。
上述设计的使用方法是当特殊乘客要上车时可先用手将旋转坐椅向车门外略加推动,特殊乘客坐好后,将旋转坐椅拉回,再转动旋转坐椅使殊乘客坐正,即可开车,下车时则可以采用相反的动作。上述使用中旋转坐椅的旋转和滑动靠手动来完成的,也可以通过以下手段实现电动操作,具体设计如下。
在旋转坐椅的箱形壳体内设置一套旋转盘的旋转传动装置,在旋转盘的底面中心处加装有一个安装座,旋转轴的顶端通过安装座垂直固定在旋转坐椅的底面上。在箱形壳体内壁上设有一个安装架,一个支撑轴承座和一台动力机固定在该安装架上。旋转轴的中段穿过支撑轴承座,安装在其底部的从动齿轮与动力机上的主动齿轮相啮合。
在上述方案中还可以再增加一套滑动齿轮的传动装置,具体结构为:旋转坐椅两侧的一对滑动齿轮安装在同一根驱动通轴上,在该驱动通轴上再安装一个驱动齿轮,该驱动齿轮与行走电机主轴上的主驱动齿轮相啮合,行走电机固定在箱形壳体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乘客只需从旋转盘上坐下和站起,就可以由旋转坐椅在滑道上的滑动代替完成上车和下车的动作,免去了通常乘车人上下车时的伸腿抬脚之劳。通过旋转坐椅上旋转盘的转动又可以免去乘车人上下车时的转身动作,这些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孕妇是十分方便的。而对于那些有腰椎病、下肢行动不便的病人来说更是极为渴望的。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总体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为例1中轮槽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例2中轮槽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例3中轮槽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旋转坐椅2、旋转椅面3、滚动轮4、轮槽5、限位挡6、槽底7、槽顶9、齿条10、滑动齿轮11、防倾套12、安装座13、旋转轴14、安装架15、支撑轴承座16、动力机17、从动齿轮18、主动齿轮19、驱动通轴20、驱动齿轮21、行走电机22、主驱动齿轮23、安装带
具体实施方式
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仁瑞,未经姜仁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92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粘片混合绣花机收片机构
- 下一篇:可拔插加固减震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