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装式条形接线板及应用该接线板的滑动分接开关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89113.3 | 申请日: | 200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70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王继忠;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继忠 |
主分类号: | H01F29/02 | 分类号: | H01F29/02;H01F27/29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50100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装式 条形 接线 应用 滑动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干式变压器原边线圈抽头的接线板,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应用该接线板的滑动分接开关。
背景技术
如图1和图2所示,排成两排的变压器的若干个接线柱5分别连接变压器内部的原边线圈抽头,使用者通过改变接线柱5之间的接线关系,能够改变变压器原边线圈抽头的连接关系,以改变变压器的输出电压。目前,一般使用导电连接板4来连接两个接线柱5。通过螺栓1把导电连接板4的两端分别固定到一个接线柱5上,想要调换接线柱5以改变变压器的输出档位时,需要松掉螺栓1,再把导电连接板4的端部用螺栓1固定到另一个接线柱5上。而接线柱5内用于与螺栓1旋合的铜的镶嵌件6是与接线柱5的外壳用环氧树脂浇注成一体的,经常松、紧螺栓来改变变压器的档位会造成镶嵌件6的损毁或浇注位置的松动。目前有一种油浸式变压器的换档开关,如图3和图4所示,它设置了多根电缆线7,电缆线7的一端连接在变压器接线柱5上,电缆线7的另一端远离变压器,与档位切换开关相连接以变换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但这种换档开关由于增加了电缆线,提高了装置的成本,同时所占用的空间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装式条形接线板,以克服现有变压器用松紧螺栓改变变压器档位时易造成镶嵌件、螺栓的损毁或浇注位置的松动的缺陷。它包括绝缘材料的条形的基板11、三至十个导电片12和三至十套接线组件,所有的接线组件沿基板1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成一列,每套接线组件包括螺钉13-1和导电柱13-2,导电柱13-2穿透于基板11的上下表面并与基板11注塑为一体,导电柱13-2的下端与螺钉13-1相旋合并把导电片12的一端端部固定于基板11的下表面与螺钉13-1之间,导电柱13-2的光杆端悬伸在基板11的上表面外。本实用新型的接线板在使用时,按照变压器的接线柱5实际分布位置和距离,在基板11上设置相应的接线组件,导电片12的一端固定在导电柱13-2上,导电片1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一个变压器的接线柱5,而伸出基板11上表面外的导电柱13-2端部排成一排,用于安装档位切换开关。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直装式条形接线板直接安装到变压器的接线柱5上,省掉了电缆线,降低了装置成本,减小了空间占用。把分散分布、难以设置档位切换开关的若干个接线柱转换成直线排列的导电柱,以利于安装档位切换开关。由于导电柱13-2可以作为滑动开关的静触点,换档时不需要松、紧任何螺栓,克服了现有变压器用松紧螺栓改变变压器档位会造成镶嵌件螺栓的损毁或浇注位置的松动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应用上述直装式条形接线板的滑动分接开关,以克服现有变压器换档开关因增加了电缆线而提高了装置的成本、占用空间大的缺陷。它包括直装式条形接线板a、三至十个变压器的接线柱5和滑动触头b,所有的接线柱5都分布在直装式条形接线板a的单侧或两侧,直装式条形接线板a的导电片12向外伸出的端部固定在接线柱5上,能依次滑过直装式条形接线板a的导电柱13-2外圆柱表面的滑动触头b的长度H为大于相邻两个导电柱13-2间距离L且小于2L。本实用新型的滑动分接开关工作时,滑动触头b作为任意相邻两个导电柱13-2之间的导电通道,滑动触头b使相邻的导电柱13-2导通,完成变压器的档位切换。本实用新型的直装式条形接线板a直接固定在变压器的接线柱5上,滑动触头b连接在直装式条形接线板a上,省去了已有技术的电缆线,因此降低了装置的成本,减少了空间的占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变压器接线柱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现有油浸式变压器的接线柱与电缆线的连接示意图,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仰视图,图7是实施方式三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实施方式四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的D-D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下面结合图5和图6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直装式条形接线板由绝缘材料的条形的基板11、三至十个导电片12和三至十套接线组件组成,所有的接线组件沿基板1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成一列,每套接线组件包括螺钉13-1和导电柱13-2,导电柱13-2穿透于基板11的上下表面并与基板11注塑为一体,导电柱13-2的下端与螺钉13-1相旋合并把导电片12的一端端部固定于基板11的下表面与螺钉13-1之间,导电柱13-2的光杆端悬伸在基板11的上表面外。由于导电片12的端部开有圆孔12-1,导电柱13-2穿在圆孔12-1中,加垫片17后拧紧螺钉13-1,把导电片12固定在导电柱13-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继忠,未经王继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91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