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多功能逆变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88700.0 | 申请日: | 2008-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325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姚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洪 |
主分类号: | H02M7/44 | 分类号: | H02M7/44;B60R16/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 红 |
地址: | 314304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逆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多功能逆变器,它属于汽车电子领域,主要适用于汽车上,可供手机、手提电脑、剃须刀和数码相机等小电子电器临时供电用。
背景技术
现在常用的汽车逆变器包括壳体、点烟头、负极片、点烟头圆盖、铁帽、保险管、弹簧、电路板、电路元件和齿轮,壳体与点烟头活动连接,负极片与负极线连接,点烟头圆盖位于铁帽的头部,铁帽与点烟头圆盖连接,保险管分别与铁帽和弹簧接触,弹簧位于点烟头内并与正极线连接,电路板安装在壳体内,电路元件则固定在电路板上,齿轮与点烟头固定并位于壳体内,所述的壳体由上盖和下盖组成,上盖和下盖通过螺钉固定。但这种结构的汽车逆变器,其点烟头在调节位置的过程中只要一个位置可以定位,即点烟头与壳体垂直时无法旋转,其它位置均无法定位,使得该逆变器在充电时不够方便;同时,没有设置USB插口,功能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点烟头位置有档位且可用于直流输出的车用多功能逆变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车用多功能逆变器包括壳体、点烟头、负极片、点烟头圆盖、铁帽、保险管、弹簧、电路板、电路元件和齿轮,壳体与点烟头活动连接,负极片与负极线连接,点烟头圆盖位于铁帽的头部,铁帽与点烟头连接,保险管分别与铁帽和弹簧接触,弹簧位于点烟头内并与正极线连接,电路板安装在壳体内,电路元件则固定在电路板上,齿轮与点烟头固定并位于壳体内,所述的壳体由上盖和下盖组成,上盖和下盖通过螺钉固定,所述的点烟头包括上点烟头盖和下点烟头盖,上、下点烟头盖通过螺丝固定,其特征在于在上盖的弹簧孔柱内还设置有旋转顶针和弹簧,旋转顶针与弹簧相接触,并与齿轮接触配合;在壳体上开有USB插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设计合理,由于有齿轮与旋转顶针和弹簧的配合,点烟头在调节位置的过程中有档位,可随时定位,且耐磨损;同时,由于在壳体上开有USB插口,可以用于直流输出,功能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点烟头与壳体垂直时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去掉下盖和下点烟头盖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上盖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A-A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7,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壳体1、点烟头3、负极片5、点烟头圆盖6、铁帽7、保险管10、弹簧11、电路板13、电路元件14、齿轮15、旋转顶针18和弹簧19组成。其中:壳体1与点烟头3活动连接,以便调节位置;负极片5与负极线16连接,点烟头圆盖6位于铁帽7的头部,铁帽7与点烟头圆盖6连接,保险管10分别与铁帽7和弹簧11接触,弹簧11位于点烟头3内并与正极线17连接,电路板13安装在壳体1内,电路元件14则固定在电路板13上;齿轮15与点烟头3固定并位于壳体1内,负极线16和正极线17穿过齿轮15的中心孔;所述的壳体1由上盖1-1和下盖1-2组成,上盖1-1和下盖1-2通过螺钉固定,上盖1-1上固定有弹簧孔柱1-12;所述的点烟头3包括上点烟头盖3-1和下点烟头盖3-2,该上、下点烟头盖3-1、3-2通过螺丝固定。此外,在壳体1上还开有壳体孔2和插座孔9,其中的壳体孔2起散热作用,插座孔9用于交流输出;在点烟头3上开有点烟头孔4,使用时与点烟器插孔起定位固定作用;上述零件的连接结构均与现有技术相同。
本实用新型在上盖1-1的弹簧孔柱1-12内还设置有旋转顶针18和弹簧19,旋转顶针18与弹簧19相接触并与齿轮15接触配合,而弹簧19则放置在弹簧孔柱1-12中。由此使得点烟头3在调节位置的过程中有档位,可随时定位。
本实用新型在壳体1上开有USB插口8,可以用于直流输出。
使用时,负极片5与汽车点烟器的负极接通,铁帽7与汽车点烟器的正极接通,插座孔9用于交流输出,USB插口8可供直流输出;点烟头3能得到12V工作电压,供逆变器电路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洪,未经姚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87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万兆光网络单元端光收发一体模块
- 下一篇:用于磁极线圈的压紧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