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管型光源双面匀光反射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88600.8 | 申请日: | 2008-06-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173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俊波 | 
| 主分类号: | F21V7/10 | 分类号: | F21V7/10;F21Y103/00 |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莉华 | 
| 地址: | 315100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直管型 光源 双面 反射 装置 | ||
1、一种直管型光源双面匀光反射装置,包括灯管(1),两面均有反射层覆盖的匀光反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匀光反射板为前、后匀光反射板(2)、(3),由中间的透射反射区(21)、(31),两边的全反射区(23)、(33)及连接透射反射区和全反射区的连接区(22)、(32)组成,所述的透射反射区(21)、(31)由沿灯管(1)长度方向上多组按一定规律排列的区域反射面、透射孔组成,并前、后匀光反射板(2)、(3)包覆灯管(1)连接成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管型光源双面匀光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后匀光反射板(2)、(3)为长度与灯管(1)长度相匹配并相同的长条多面体,两面均覆盖有漫反射面、镜面反射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管型光源双面匀光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后匀光反射板(2)、(3)在宽度上由中间有透射孔的透射反射区(21)、(31),两边无透射孔的全反射区(23)、(33)及连接透射反射区、全反射区的连接区(22)、(32)组成,并以前、后匀光反射板(2)、(3)的中心线作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管型光源双面匀光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透射反射区(21)在灯管(1)长度方向上以灯管中心线对称,由按一定规律形状并在同一直线上的多组连续的区域反射面(212)、透射孔(211)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管型光源双面匀光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透射反射区(21)在灯管(1)长度方向上以灯管中心线对称,由按一定规律形状错位并交错的多组连续的区域反射面(212′)、透射孔(211)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管型光源双面匀光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透射反射区(21)、中间区域反射面上增开独立的中间透射孔(213),中间透射孔为长菱孔或为方形、圆形等各种不同形状的孔,透光反射区(21)在灯管(1)长度方向上以灯管中心线对称,由按一定规律形状并在同一直线上的多组连续的区域反射面(212″)、透射孔(211)、中间透射孔(213)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管型光源双面匀光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边的透射孔(211)、(311)按透射面积由小到大,再从大到小,再到透射孔(211)、(311)与区域反射面(212)、(312)面积相等的三阶段规律变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管型光源双面匀光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后匀光反射板(2)、(3)中间的透射反射区(21)、(31)截面形状为弧形面,两侧全反射区(22)、(32)截面为多折平面或弧形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管型光源双面匀光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后匀光反射板(2)、(3)中间的透射反射区(21)、(31)截面形状为多折平面形,两侧全反射区(22)、(32)截面为多折平面或弧形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俊波,未经刘俊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860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光装置及包含该导光装置的控制器
- 下一篇:低温真空绝热球罐支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