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半导体植物补光灯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88586.1 | 申请日: | 200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88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张俙何;吴增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永丰园林绿化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23/00;H05B37/00;A01G9/2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雪波 |
地址: | 315600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半导体 植物 补光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植物栽培补充光照设备,特别是一种LED半导体植物补光灯。
背景技术
植物的生命活动,与光照是密不可分的,因为光是植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之一,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物质与能量,促进生长与发育,所以植物能否生长发育良好与光照环境好坏具有极其密切的关系,所以光环境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高产因子。
光环境一般是指植物需要的光照强度、光照时数、光谱范围及光源色温等,而植物光合作用最为敏感的光谱是蓝色光(光谱峰值为450nm)和红橙光(光谱峰值为650nm),光形态建成反应主要是短波红光和长波红光。由于现阶段设施栽培中植物补光设备多是采用白炽灯、日光灯、高压钠灯等,但这些传统的植物补光设备存在着较多的缺点:(1).光电转化效率低,能源浪费,电耗大成本高;(2).光源释放热量大,温室大棚内温度不易控制,容易烤焦植物嫩芽;(3).光谱单一,如需调节光谱,需要通过其他颜色滤色片等材料,光损耗大,而且成本高,不易操作;(4).使用电压高,在温室大棚内潮湿环境中,容易出现"爆泡"、"短路"、"触电"等事故。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现在人们提出了采用LED冷光源作为新型光源对植物补光,它可以弥补传统光源的补光不足,发出与植物生长发育需求相适应的光谱,光照效率高,促进植物光合作用。如申请号为200710071002.X的中国发明《利用LED光源调节植物生长的方法及其装置》就公开了一种利用不同LED光源混光对植物进行照射的方法和装置,它根据植物叶绿素对红蓝紫三种光的吸收能量比值,确定混光像素单元和工作电流,像素单元组合排布构成不同LED光源混合组合,有不同LED混合光对植物进行照射。相应的装置由组合排布的像素单元通过电路连接和整体封装构成,该发明的每一个像素单元都是一个混合光组合,整个光源又通过这些像素单元的组合排布实现,这样的LED光源灯结构较为复杂,而且总体控制电路设计的难度和复杂度也相应提高,在实用性方面和实际推广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够产生可调节的混合光源的、结构简单实用的LED半导体植物补光灯。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LED半导体植物补光灯,包括有
可透光的壳体;以及
设置在壳体中的LED灯;
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包括有相互间隔排列的第一光源LED灯单元和第二光源LED灯单元,每个第一光源LED灯单元内的LED灯串联而形成一个电路单元,同时,每个第二光源LED灯单元内的LED灯串联也形成一个电路单元,各个第一光源LED电路单元和第二光源LED电路单元之间并联后连接输入电压可调节的供电电源。
为了根据植物生长所需光谱的需要,达到最佳混合光谱波长峰值范围(450nm~700nm),所述供电电源的输入电压范围为3V~24V的直流电压。
为了便于调节输入电压的大小,进而实现自动化地调节输出电压和供电时间的调节,所述供电电源的输入电压由一外接微电脑控制的定时电路控制器供电。
为了保护LED灯,防止电流过大,每一个所述的电路单元内还串接有一限流电阻。
所述的壳体两端还设置有可透光的防水罩壳,所述LED灯容置在由该防水罩壳和壳体组成的封闭空腔内,这样所有的LED灯就容置在一个封闭的容器内,起到有效的防水作用,使该LED补光灯能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
考虑到LED灯和限流电阻的有效固定,以及空间结构的安排,所述的壳体内还具有灯条板,所述LED灯固定设置在该灯条板下方,所述限流电阻固定于该灯条板上方。
为了便于安装,所述灯条板可以分为多条安装到壳体中,壳体沿轴向相对地开设有两条卡槽,所述灯条板两侧卡设在所述卡槽内,在灯条板上还设置有包括所述电路单元的电路板,电路板上的电路单元之间为并联方式相电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永丰园林绿化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永丰园林绿化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85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