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流热能交换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87439.2 | 申请日: | 2008-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77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 发明(设计)人: | 丁亚;周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亚;周志强 |
| 主分类号: | F23L15/02 | 分类号: | F23L1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4224安徽省宿州市灵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流 热能 交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换机,特别涉及一种分流热能交换器。
背景技术
锅炉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热能供应设备。电力、机械、冶金、化工、纺织、造纸、食品等行业,以及工业和民用采暖都需要锅炉供给大量的热能。锅炉是一种能源转换设备。目前有专利号为200620138180,名称“为逆流热能增效交换机”的专利产品,该专利公开了一种逆流热能增效交换机,结构包括进气室、交换管、风流集尘箱、锥形小端交换管固定板、锥形大端交换管固定板、中层交换管周边风流隔板,与锅炉燃烧过热废气排出口相连的进气室的顶端开设有一通灰活动盖,在进气室的下方具有同一锥度的锥形小端交换管固定板、中层交换管周边风流隔板、锥形大端交换管固定板依次连接在一起,并且把交换管安装于其中的固定孔和板内腔中,锥形小端交换管固定板和锥形大端交换管固定板的外部护壳分别连通于含氧加热气体送进管和鼓风装置。该交换机的气流分配不均,交换能力不稳定、交换能力弱,不能充分利用能源,且热交换效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率的分流热能交换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流热能交换器,包括进气室、出气室、交换管、隔风板、集尘箱、送氧口和出氧口,在进气室上方开设有通灰盖,交换管外部有护壳,还包括设置于上隔风板上的分流分配器。
所述的分流分配器,包括顶端、底座、连接顶端与底座的支柱,底座固定于上隔风板上。
所述的顶端为金字塔型、屋脊型或其它立体几何形。
所述的顶端内为空心。
所述的底座为凹形底座,支柱活动连接于凹形底座内。
所述的底座为U形底座。
所述的顶端底部有支板,支柱可固定于支板上。
所述的分流分配器包括不锈钢金字塔型顶端、不锈钢U形底座、连接顶端和底座的不锈钢支柱。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热能交换机相比,其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设备中加上分流分配器达到气流均匀分配,提高交换能力,能使有限的资源被充分的挥发利用,达到降低生产成本,起到节约能源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分流分配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流热能交换器,包括进气室1、出气室2、交换管3、隔风板4、集尘箱5、送氧口6和出氧口7,在进气室1上方开设有通灰盖8,交换管3外部有护壳9作为隔热层,送氧口6分别连通含氧加热气体送进管和豉风机装置,集尘箱5有一清灰门10,还有一设置于上隔风板11上的分流分配器12。
参考图2,分流分配器12包括一个不锈钢金字塔型顶端121、四个不锈钢U形底座123、连接顶端121和底座123的四个不锈钢支柱122;不锈钢金字塔型顶端121的塔底四角处固定有4个支板124,用于固定不锈钢支柱122;不锈钢U形底座123上面为U形凹槽,用于不锈钢支柱122的插入安装,可以随时拔出,不锈钢U形底座123固定于上隔风板11上。
工作时,废气进入进气室1经分流分配器12的几个斜面将废气均匀分流到上隔风板11的边沿使每一根交换管3均匀受热,起到送氧口6送进的氧经交换管3均匀稳定的加热变成热氧气体出氧,经鼓风机向炉膛输送,从而提高炉膛原有的温度使没有燃烧完的燃料充分燃烧,达到节能的目的。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子,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亚;周志强,未经丁亚;周志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74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门窗框型材保护装置
- 下一篇:辐射式合成气体冷却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