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傅立叶域锁模激光器的光纤光栅复用解调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86780.6 | 申请日: | 2008-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43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陈达如;何赛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S3/10 | 分类号: | H01S3/10;G02F1/35;G02F2/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27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傅立叶 域锁模 激光器 光纤 光栅 解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纤传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傅立叶域锁模激光器的光纤光栅复用解调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光纤传感领域,光纤光栅由于其对温度、应力变化非常敏感,而且具有体积小、光纤兼容、不受电磁干扰以及可以多点传感等优点,成为业内一个十分重要的传感器件。光纤传感相比于普通电学的传感,其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实现一个系统多点的分布式传感,而光纤光栅可以直接多个写入光纤作为传感头。这于这样一个光纤传感系统,其最为核心的技术就是对多个光纤光栅的复用解调。因此,研发有效的光纤光栅复用解调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用于传感的多个光纤光栅复用解调系统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被动型的多个光纤光栅复用解调系统;二是主动型的多个光纤光栅复用解调系统。前者通常采用宽带光源和可扫描的FP滤波器或是匹配光纤光栅、阵列波导光栅或是其它的滤波器件,这种系统存在光源利用率低、信噪比低或者需要多个探头等缺点。后者利用光纤光栅反馈构成激光器系统,从激光器输出提取光纤光栅的波长信号,具有光源利用率高、信噪比高等优点,但是目前还没有完善的此类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傅立叶域锁模激光器的光纤光栅的多点复用及解调装置。
本实用新型包括通过光纤连接成环形结构的光放大器、光隔离器、可调谐滤波器、光环形器、三端口光纤耦合器,其中光放大器的一端与光隔离器的输入端连接,光隔离器的输出端与可调谐滤波器的一端连接,可调谐滤波器的另一端与光环形器的第一端口连接,光环形器的第三端口与三端口光纤耦合器的输入端连接,三端口光纤耦合器的功率大分比输出端与光放大器的另一端连接;信号发生器与可调谐滤波器的驱动端口连接;三端口光纤耦合器的功率小分比输出端通过光纤与光电探头连接,数据采集卡与光电探头通过导线连接;光环形器的第二端口与由多个光纤光栅组串联而成的光纤光栅传感网络连接,每个光纤光栅组由多个不同中心波长的光纤光栅串联而成。
本实用新型主要适用于多个传感应用的光纤光栅的复用和解调,把光纤光栅的波长漂移量转化为时域脉冲时间间隔,根据测量的时域脉冲时间间隔来确定光纤光栅的波长漂移量,而光纤光栅的波长漂移量和温度及应力的关系已经为大家所熟知,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于温度和应力传感。本实用新型的最大解调信道数达数百,具有成本低廉的优点,适合集成化、仪器化和网络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光放大器1的一端与光隔离器9的输入端连接,光隔离器9的输出端与可调谐滤波器7的一端连接,可调谐滤波器7的另一端与光环形器5的第一端口连接,光环形器5的第三端口与三端口光纤耦合器4的输入端连接,三端口光纤耦合器4的功率大分比(90%)输出端与光放大器1的另一端连接。信号发生器8与可调谐滤波器7的驱动端口连接。三端口光纤耦合器4的功率小分比(10%)输出端通过光纤与光电探头2连接,数据采集卡3与光电探头2通过导线连接。光环形器5的第二端口与由2个光纤光栅组6串联而成的光纤光栅传感网络连接,每个光纤光栅组6由2个不同中心波长的光纤光栅串联而成。
具体复用解调方法是:
(1)第1个光纤光栅组由中心波长分别为1547.8nm,1548.9nm、反射率均为95%的两个光纤光栅组成,测得第1个光纤光栅组反馈形成的谐振腔腔长M1=5.34km,确定驱动可调谐滤波器的器的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三角波的频率f1=37.432kHz;第2个光纤光栅组由中心波长分别为1547.8nm,1546.7nm、反射率均为95%的两个光纤光栅组成,测得第2个光纤光栅组反馈形成的谐振腔腔长M2=6.94km,确定驱动可调谐滤波器的器的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三角波的频率f2=28.776kHz;
(2)数据采集卡通过光电探头获得谐振激光的输出信号;
(3)第i个光纤光栅组中的每个光纤光栅对应谐振激光输出信号在可调谐滤波器的一个扫描周期内出现两个脉冲,两个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变化量Δt和光纤光栅波长漂移量Δλ满足以下线性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67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