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割管机定位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86638.1 | 申请日: | 2008-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72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唐明君;吕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明君;吕瑜明 |
主分类号: | B23D33/02 | 分类号: | B23D33/02;B26D5/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04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割管机 定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加工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自动切割金属或塑料管类产品的自动割管机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在管类加工业中,普通割管机切割精度不够,同时切割工艺相对比较复杂,加工效率不高,重复定位比较复杂。一个名为割管机的实用新型专利,其专利号为CN200520083795.3,该专利结构是由减速电机、主轴、三爪卡盘、伞齿轮组、中心轴、中心套、模具、滑块组件和切割嘴等构成,减速电机的动力通过动力传递组件传递给主轴并依次传递给主轴右端部的三爪卡盘,使三爪卡盘所夹持的被加工件作旋转运动,同时,动力还经伞齿轮组依次传递给中心轴、中心套和模具,滑块组件的下端部设置有切割嘴并在模具的控制作用下作往复直线运动,被加工件在旋转运动和往复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作用下被隔成弧状端部,该割管机结构比较复杂,并且重复定位复杂,在切割精度上不够,制造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切割精度较低,功能缺乏,生产效率低,重复定位复杂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简单,制造成本较低,切割精度较高,功能较齐全,生产效率高,可自动重复定位的自动割管机定位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定位机构由滑动轴、传感器和旋转头组成,传动系统由铰链机构和液压缸组成。旋转头作为定位的部件,两端分别与工件和铰链机构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滑动轴成中空状,旋转头安装在滑动轴内,传感器垂直穿设在滑动轴上,其底部传感位与旋转头侧面接触。传感器接收旋转头的定位信息,控制定位机构的走位。
作为优选,在滑动轴内腔与旋转头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使旋转头有左右的伸缩的功能。
作为优选,滑动轴底部开有通孔,通孔部与铰链机构连接。通孔可使旋转头能接触到铰链机构。
作为优选,旋转头底部与铰链机构间留有空隙,旋转头底部的接触面与铰链机构的接触面互相平行。
作为优选,定位机构通过定位座与纵拖板连接成一体,纵拖板安装有刀架。
作为优选,纵拖板一端连接有电机。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简单,制造成本较低,切割精度较高,功能较齐全,生产效率高等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定位机构由滑动轴1、传感器2和旋转头3组成,传动系统由铰链机构5和液压缸6组成。滑动轴1成中空状,旋转头3安装在滑动轴1内,传感器垂直2穿设在滑动轴1上,其底部传感位与旋转头3侧面接触。在滑动轴1内腔与旋转头3之间设置有弹簧4。滑动轴1底部开有通孔,通孔部与铰链机构5连接。旋转头3底部与铰链机构5间留有空隙,旋转头3底部的接触面与铰链机构5的接触面互相平行。定位机构通过定位座9与纵拖板7连接成一体,纵拖板7安装有刀架。纵拖板7一端连接有电机8(如图1所示)。
工作时,定位机构与刀架同时固定在纵拖板上,利用铰链机构所连接的液压缸带动铰链机构运动,铰链机构推动滑动轴前移,在纵拖板的电机带动下定位机构与刀架同时前移,装在滑动轴上的旋转头接触工件后自动后退引成死点做定位靠山,旋转头后退接触传感器发出信号,命令纵拖板的电机停止不动,使割刀架停留在某个位置,同时命令铰链机构液压缸后退使旋转头脱离工件,铰链机构液压缸后退到位命令割刀切割工件,这样连续往复运动实现每次切割工件的定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明君;吕瑜明,未经唐明君;吕瑜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66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焊机节能装置
- 下一篇:自动清污防堵的三爪卡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