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声波拉丝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85932.0 | 申请日: | 2008-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80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元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元平 |
主分类号: | B21C1/00 | 分类号: | B21C1/00;B06B1/02;B06B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银益 |
地址: | 3114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波 拉丝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拉丝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声波拉丝系统。
背景技术
金属拉丝的过程是一个挤压的过程,用拉拔力强制地使金属通过拉丝模头上孔径较小的拉丝孔,使金属产生塑性变型,从而获得满足直径要求的细金属丝。显然,拉拔力越大,则越易使金属产生塑性变型,即变型量也越大,或者,在同样的变型量下,拉拔力越大,则变型速度越快。所以,在实际生产中,为提高生产效率,人们总是设法加大拉拔力,但又很容易超过金属材料本身能承受的抗拉强度,结果常常会导致断丝情况,反而会降低生产效率,也降低产品品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超声波拉丝系统。
本实用新型中超声波拉丝系统,包括具有拉丝孔的拉丝模头,还包括依次连接的换能器和工具头,所述换能器与超声波驱动电源相连,所述拉丝模头通过连接件安装于工具头上。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的工具头的外形呈喇叭状,具有大小两个端头:大的端头与换能器连接,小的端头中心设有与拉丝模头相匹配的凹槽,拉丝模头安装于凹槽内;工具头的轴线上设有通孔,拉丝模头上的拉丝孔的轴线与工具头通孔的轴线重合。
作为一种改进,与所述工具头的大的端头连接的换能器是平行安装的两个相同的换能器,两个换能器的安装间距为4~40mm,工具头通孔的轴线从两个换能器中间平行穿过。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的换能器安装于壳体内。
换能器的振动频率为13kHz~45kHz,振动幅度为1μm~60μ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工具头带动拉丝模头作高频小振幅的超声波振动,有效减小了被拉物与拉丝模头间的摩擦力,实现不需要加大拉拔力就能使变型更容易、变型速度更快,不易发生断丝的目的。并且通过两个换能器的组合,可以将超声波功率作很大的提升。同时,这样的超声波振动系统工具头体积较大,强度高又便于固定,适用于拉拔粗丝或拉拔管子。这大大拓宽了超声波拉丝系统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超声波拉丝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换能器、3工具头、4拉丝模头、5超声波驱动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本实施例的超声波拉丝系统,包括具有拉丝孔的拉丝模头4,还包括依次连接的换能器1和工具头3,所述换能器1与超声波驱动电源5相连,所述拉丝模头4通过连接件安装于工具头3上。工具头3的外形呈喇叭状,具有大小两个端头:小的端头中心设有与拉丝模头4相匹配的凹槽,拉丝模头4安装于凹槽内;工具头3的轴线上设有通孔,拉丝模头4上的拉丝孔的轴线与工具头3通孔的轴线重合。工具头3的大的端头连接平行安装的两个相同的换能器1,两个换能器1的安装间距为4~40mm,工具头3通孔的轴线从两个换能器1中间平行穿过。换能器1安装于壳体内。
换能器1的振动频率为13kHz~45kHz,振动幅度为1μm~60μm。
将被拉物从拉丝模头4的一端穿入,在拉丝机的拉拔下,经过工具头3的通孔拉出,获得满足要求的细丝。打开超声波驱动电源5,产生15kHz的大功率的高频交流电提供给换能器1,换能器1随之产生15kHz高频纵向振动,振幅一般在10μm左右。拉丝模头4在工具头3的带动下开始作15kHz的高频超声波振动,振幅一般可达到30μm。本系统可以有效减小被拉物与拉丝模头之间的摩擦力,摩擦力会下降40%~90%。无需增大拉拔力就能使拉丝既容易又快速,不仅提高生产效率,而且产品不易断丝,保证质量。本实施例的超声波拉丝系统不需要在换能器上开设通孔,工具头粗且方便固定,强度高,可以拉拔粗丝或管子。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元平,未经陈元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59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