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灯灯管夹具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85548.0 | 申请日: | 2008-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16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佩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佩诚 |
主分类号: | H01J9/24 | 分类号: | H01J9/24;H01J9/34;H01J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1100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灯 灯管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节能灯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灯灯管组装中用于灯管与塑件下壳连接定位的灯管夹具。
背景技术
地球上的能源日趋紧张,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与白炽灯相比,节能灯有着显著的节能效果,每1瓦节能灯所发出的光相当于5到6瓦白炽灯所发出的光,节能灯由于其显著的节能效果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节能灯基本由电子镇流器和灯管两大部分组成,这两部分分别需经过数道加工工序才能完成,在灯管组装过程中需要将灯管与用来固定灯管的塑件下壳通过胶水胶在一起后再烘干,这一过程俗称“胶灯管”和“烘灯管”。由于灯管和配套塑件下壳的规格种类很多,而且胶水的固化时间较长,为了保证胶粘、烘干前后灯管与塑件下壳的连接结构一致,防止出现“歪灯管”、“灯管松动”等问题,在胶与烘的过程的过程中都需要将灯管及塑件下壳连在一起定位,使得在“胶灯管”、“烘灯管”以及移动、搬运的过程中都能保证灯管与塑件下壳的连接结构始终配合一致。目前基本采用的是用橡皮筋等弹性绳直接捆扎,或者衬夹板后再用弹性绳捆扎,这种传统的方式在捆扎过程中灯管与塑件下壳容易移位,捆扎也不可能紧固,在胶、烘灯管时以及移动、搬运过程中容易出现松动,使连接结构变化,不可避免会导致“歪灯管”、“灯管松动”的出现,影响灯管的装配质量,使灯管装配的返工率高,生产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使灯管与塑件下壳能按设定连接定位保持的节能灯灯管夹具技术方案,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所述的一种节能灯灯管夹具,其特征在于主体结构为一用于夹置灯管的夹套,所述的夹套包括左半模、右半模,相互配合的左半模、右半模外表面箍接设置弹性圈,夹套上口位置配合设置两端分别与左半模、右半模弹性连接的横压板。
所述的一种节能灯灯管夹具,其特征在于横压板两端分别通过压板弹簧和配合设置在夹套上的拉钩与左半模、右半模弹性连接。
所述的一种节能灯灯管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圈由一弹簧环接构成,并在左半模、右半模的箍接位置配合设置弹簧槽。
所述的一种节能灯灯管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圈为两条或两条以上。
所述的一种节能灯灯管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半模、右半模的配合面上设置插接滑配的插孔、插销。
所述的一种节能灯灯管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套外壁的截面形状成圆形或多边形,其内壁的截面形状与灯管外形相同。
所述的一种节能灯灯管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半模、右半模为栅格式结构,即左半模、右半模壁体上开设栅格窗。
所述的一种节能灯灯管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套的上端配合设置垫板。
上述的一种节能灯灯管夹具构思新颖、结构合理,节能灯灯管组装中所述的夹具能将灯管与塑件下壳连接有效定位,使灯管在“胶灯管”和“烘灯管”以及相应的移动、搬运过程中都能保证灯管与塑件下壳连接配合始终一致,避免出现“歪灯管”、“灯管松动”,提高灯管的装配质量和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横压板、2-塑件下壳、3-压板弹簧、4-拉钩、5-弹性圈、6-弹簧槽、7-右半模、7a-左半模、8-灯管、9-插销、9a-插孔、10/10a-栅格窗、11-垫板、12-右膜半槽、12a-左膜半槽。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说明书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佩诚,未经王佩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55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