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诱蝇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85289.1 | 申请日: | 200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98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杜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静 |
主分类号: | A01M1/10 | 分类号: | A01M1/10;A01M1/02;A01M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32400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诱蝇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引诱剂诱捕苍蝇的装置。
【背景技术】
利用引诱剂诱捕苍蝇是现有技术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尤其适合在宾馆、餐厅以及家庭等不能用药杀的场合使用,具有捕杀效果明显、清洁卫生的特点。在本实用新型作出之前,诱捕苍蝇装置的种类也很多,例如:瓶捕蝇器、筒捕蝇器等,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诱蝇器大都存在如下缺陷: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因此,至今还没有真正见到一种结构特别简单,使用特别方便,且效果特别明显、实用的诱蝇器在消费市场上广泛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诱蝇器,该诱蝇器充分利用苍蝇的味觉、趋光性等生物特性进行诱捕,具有结构特别简单、制作成本低和操作使用方便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这种诱蝇器的结构从下而上由底座、引诱剂盘、诱捕笼三部分构成;底座的上端口与引诱剂盘下端口拆卸式连接,引诱剂盘上方为诱捕笼,诱捕笼底部内凹罩置在引诱剂盘上方,引诱剂盘的外轮廓边与诱捕笼的下端口之间形成诱蝇通道,诱捕笼内凹的底部最上方设有一进笼口,进笼口与诱捕笼腔相通。
如上所述的诱蝇器,具体实施时,底座的底部设有插销式定位件。
如上所述的诱蝇器,具体实施时,诱捕笼上部设有一拆卸式连接的笼盖。
如上所述的诱蝇器,具体实施时,笼盖下端口与诱捕笼上部为螺口旋接。
如上所述的诱蝇器,具体实施时,诱捕笼和笼盖为网状结构。
如上所述的诱蝇器,具体实施时,引诱剂盘上设有发光体。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竖直状的笼式结构,充分利用苍蝇的味觉、趋光性等生物特性进行诱捕,苍蝇在引诱剂作用下从诱蝇通道到达引诱剂盘觅食,觅食后向上飞行或爬行从进笼口进入诱捕笼腔而被诱捕。本诱蝇器只用四个部件组成,可采用塑料模压而成,组装也相当方便。使用时,操作者只要在引诱剂盘内放置引诱剂,光线不足时开启发光体;产品可视情设计大小,对于大规格产品可在底座设置插销式定位件,将本装置固定在地面或其它物品上,即可进行诱蝇作业,因此,本产品具有结构特别简单、制作成本低和操作使用方便的特点。
为加深理解本实用新型内容,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分别表示:进笼口1,笼盖2,螺接部3,诱捕笼4,内凹笼底5,连接杆6,螺接部7,底座8,引诱剂盘9,上端面10,诱蝇通道11。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从下而上由底座8、引诱剂盘9、诱捕笼4、笼盖2四部分构成。底座8呈筒状,其上端口与同样为筒状的引诱剂盘9下端口经螺接部7螺纹旋接。引诱剂盘9既是连接部件,利用其环壁可实现与上方的诱捕笼4的底环经连接杆6实现连接,起到托架作用,也是一个放置引诱剂的部件,引诱剂放置在上端面10上。
引诱剂盘9的正上方设置诱捕笼4,诱捕笼4为柱形筒状,其底部外环与引诱剂盘9的外轮廓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诱捕笼4的底部内凹罩置在引诱剂盘9上方,引诱剂盘9的外轮廓边与诱捕笼4的下端口之间形成诱蝇通道11,诱蝇通道11呈水平状的环形,根据需要诱蝇通道11上也可以设置成孔径较大的网状。内凹笼底5最上方设置进笼口1,进笼口1与诱捕笼腔相通。
如产品需要反复使用时,诱捕笼4可由诱捕笼笼身及笼盖2两部分组成,在诱捕笼的笼身上部设置拆卸式连接的笼盖2。为方便起见,笼盖2下端口与诱捕笼笼身上部采用螺口旋接较好,即:通过螺接部3将笼盖2与下部的诱捕笼笼身螺纹联接在一起。
诱捕笼4和笼盖2为网状结构,对于大规格产品可在底座8上设置插销式固定件(当然也可采用其它固定结构),将本装置固定在地面或其它物品上。另外,本产品还可以采用上挂式结构,即制作时省略底盘8,通过吊钩悬挂在高处。制作材料采用塑料为好,模压而成。
作为系列产品而言,引诱剂盘9上可设置发光体,如小型灯泡等,便于在光线较暗状况下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静,未经杜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52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注射器
- 下一篇:自走式联合秸秆收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