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即热式饮水机加热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84538.5 | 申请日: | 2008-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43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沈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志国 |
主分类号: | A47J36/26 | 分类号: | A47J36/26;F24H1/1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313100浙江省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即热式 饮水机 加热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即热式饮水机,特别是涉及即热式饮水机中的加热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即热式饮水机中的加热机构通常采用两个相互并联的加热管,水在加热管中加热后形成热水。常温下的水在加热管中需要在短时间内被加热到85℃~96℃,发热管需要几千瓦的功率,而即热式饮水机中发热管的一般功率为1.8kw左右,因此从启动加热到出热水需要等一段时间,并且出水量很少,约为每分钟250~300ml,因此倒一杯热水需要较长的等待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即热式饮水机加热机构,可以有效解决现有即热式饮水机从启动加热后到出热水需要等待时间长,出水量少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即热式饮水机加热机构,包括上水道板和下水道板,上水道板和下水道板之间设有加热管,其特征在于:上水道板和下水道板之间还设有预热装置,预热装置一端与饮水机桶装水相通,另一端与加热管相通。
进一步的,预热装置采用预热管,预热管采用石英玻璃镀膜管,实现对水的流动加热。
更进一步的,预热管采用一根。
更进一步的,预热管采用两根或两根以上,预热管之间相互并联。
进一步的,加热机构设有控制面板,下水道板上与预热装置对应处设有预热温控器,控制面板连接控制预热温控器,预热温控器对预热装置中的水温进行检测。
更进一步的,上水道板上设有与加热管对应的加热温控器,控制面板连接控制加热温控器,加热温控器对加热管中的水温进行检测。
更进一步的,储水箱底部设有常温温控器,控制面板连接控制常温温控器,常温温控器对储水箱中的水温进行检测。
进一步的,加热管采用两根或两根以上,各加热管之间相互并联,加热管顶部与出水嘴相通,加热管底部与预热装置相通,可以根据需要设定加热管的数目。
更进一步的,加热管采用石英玻璃镀膜管,实现对水的流动加热,避免了“千滚水”现象的出现。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水先进行预热,通过预热管先将常温下的水预热到一定温度,在需要出热水时,已经预热的水再进入加热管进行主加热,由于预热后减小了水到沸腾时所需加热的温差,因此有效缩短了水的加热时间,提高了热水的出水量,减少了等待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即热式饮水机加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即热式饮水机加热机构的实施例,包括控制面板9、上水道板1和下水道板2,上水道板1和下水道板2之间设有两根相互并联的加热管3,加热管3采用石英玻璃镀膜管,实现水的流动加热,用于对水进行主加热形成热水,加热管3根据需要也可以采用两根以上;上水道板1上与加热管3对应处设有加热温控器11,控制面板9连接控制加热温控器11,加热温控器11用于检测加热管3中的水温。上水道板1和下水道板2之间还增设了预热装置,预热装置采用预热管4,预热管4采用石英玻璃镀膜管,实现水的流动加热,根据需要也可以设置两根或两根以上预热管4,此时预热管4之间相互并联,预热管4进水口的一端与储水箱5相通,储水箱5底部设有常温温控器51,控制面板9连接控制常温温控器51,常温温控器51用于检测储水箱5中的水温,可以在饮水机上进行显示;预热管4出水口的一端与加热管3相通,水经过预热管4预热之后再进入加热管3进行主加热,下水道板2上与预热管4对应处设有预热温控器21,控制面板9连接控制预热温控器21,预热温控器21用于检测预热管4中的水温,根据预热温控器21检测到的温度与控制面板9设定的预热管4预定温度之间的温差,从而输入相应功率,使预热管4中的水恒温到预定温度值。上水道板1上连接凝水器8,加热管3中的蒸汽通过凝水器8凝成水返回到储水箱5。预热管4和加热管3均采用石英玻璃镀膜管,对水进行流动加热,防止了“千滚水”的出现。饮水机设有冷水电磁阀61和热水电磁阀71,均连接控制面板9由控制面板9控制。当需要出冷水时,储水箱5中的水经过冷水电磁阀61从冷水出水口62出水;当需要出热水时,预热管4中的水进入加热管3进行主加热形成热水,同时储水箱1中的水进入预热管4中进行预热,最后通过热水电磁阀71从热出水口72出水。本实用新型有效缩短了加热时间,提高了热水出水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志国,未经沈志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45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