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儿童安全座椅的缓冲层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84019.9 | 申请日: | 200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61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谢联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锡雷 |
主分类号: | B60N2/28 | 分类号: | B60N2/28;B60N2/62;B60N2/64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戴晓翔 |
地址: | 315040浙江省宁波市鄞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儿童 安全 座椅 缓冲 结构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用品领域,特别是一种车用儿童安全座椅的缓冲层结构。
【背景技术】
常见儿童汽车安全座椅的硬质椅架外多套置有减震吸能用的缓冲层,这些缓冲层多为一些套于椅架各部有一定厚度的缓冲垫,如座位、背靠、头靠位置的海绵或棉絮等,最后包上布套成为顾客在市场见到出售的成品车用儿童安全座椅。各缓冲垫相互独立安放、无关联,不仅安装麻烦,而且在使用中各位置上的缓冲垫容易松动移位,特别是在外力冲击时对儿童身体保护功效弱,舒适度差;尤其座椅两侧的扶手上无缓冲垫,仅包覆内填少量弹絮的布套,弹絮在使用中也易因经常性的触碰而分布不均,刚性的座椅扶手对活泼好动的幼童而言极易挥手打到,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提供一种安装方便,在使用中不易松动移位,减震缓冲效果良好的车用儿童安全座椅的缓冲层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车用儿童安全座椅的缓冲层结构,包括若干套置在椅架不同部位的缓冲垫,其特征是所述的若干缓冲垫为连体结构。把原本独立设置的缓冲垫改成连体结构的缓冲垫,抗冲击减震性能更佳,大大增强了儿童安全座椅的安全性能;连体结构的缓冲垫在使用中不易松动移位,有效确保其正常工作,安装也很方便。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连体结构的缓冲垫包括背靠缓冲垫和上延扩展形成的连体头靠缓冲垫。根据使用需要设置连体头靠缓冲垫和背靠缓冲垫对儿童最脆弱的颈部和脊椎部分提供足够安全的保护。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连体结构的缓冲垫包括座垫缓冲垫和对称分布于其两侧的扶手缓冲垫。通过座垫缓冲垫两侧延伸形成的扶手缓冲垫消除了现有座椅扶手无独立缓冲层仅依靠弹絮过于单薄的缺陷,扶手缓冲垫对使用安全座椅的好动儿童来说触摸感觉好使用更安全;连体结构便于后期缓冲垫和椅架的装配,此外扶手缓冲垫依扶手外形而定能紧贴扶手安装,装好后整个缓冲垫不易松动移位,充分确保缓冲垫的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座垫缓冲垫上设有安全锁安装孔,便于后期和专用儿童安全带的装配。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连体结构的缓冲层包括头靠缓冲垫、背靠缓冲垫、座垫缓冲垫和扶手缓冲垫,所述头靠缓冲垫为背靠缓冲垫上延扩展形成,扶手缓冲垫对称分布在座垫缓冲垫两侧。把头靠缓冲垫、背靠缓冲垫、座垫缓冲垫和扶手缓冲垫做成一体结构,安装方便,缓冲减震的防护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缓冲垫厚度为0~2cm。这个厚度可确保缓冲垫在保持轻巧方便弯折套置椅架的同时还能提供良好的减震缓冲功效。此外,可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对不同部位的缓冲垫设计不同厚度,如身体压到的座垫和背靠部位可较扶手部位更厚些。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缓冲垫为聚氨脂冷发海绵制成,和常见汽车座垫海绵套制造工艺相同,方便实现。
本实用新型通过冷发泡连体结构的缓冲垫替代现有儿童安全座椅上独立套置的缓冲垫,整体包裹椅架,提供良好的减震缓冲效果,增强座椅使用安全性,消除刚性椅架对好动儿童潜在伤害的安全隐患;连体结构的缓冲垫和椅架安装快捷方便;连体结构的缓冲垫在使用中不易移位,工作稳定性好,儿童使用触摸感觉更好。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实施例1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3: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4: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图中:1.椅架、2.扶手缓冲垫、3.座垫缓冲垫、4.安全锁安装孔、5.头靠缓冲垫、6.背靠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车用儿童安全座椅的缓冲层结构,包括一个用于安放在座位上的座垫缓冲垫3,座垫缓冲垫中部开有连接专用安全带的安全锁安装孔4;座垫缓冲垫两侧延伸设有对称分布并可紧贴扶手表面的扶手缓冲垫2,扶手缓冲垫和座垫缓冲垫为一体成型的聚氨脂冷发海绵,缓冲垫厚度为1.5cm。
安装时将连体的扶手缓冲垫和座垫缓冲垫套置在椅架1的对应部位,扶手缓冲垫紧贴包裹椅架上的扶手部分,然后按现有生产工艺外包布套即可。这种连体结构的缓冲垫安装方便,生产效率高;安装后缓冲垫不易松动移位,发生意外时连体结构的缓冲垫有助于均匀分散外力冲击,增强座椅的保护功效,提高了座椅使用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锡雷,未经林锡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40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