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平衡机中的转子托起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84000.4 | 申请日: | 2008-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96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曾胜;康成良;杨全勇;楼荣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02 | 分类号: | G01M1/02;G01M1/3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介梅 |
地址: | 310027***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平衡 中的 转子 托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子托起装置,尤其是全自动平衡机中的转子托起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工具是重要的生产和生活用品。其中转子由于受材料、制造工艺及装配的影响,存在不平衡量。这样当转子在转动时会产生振动,带来噪音、缩短产品寿命等不良影响,甚至带来危险,因此必须对其转子进行动平衡。
电动工具生产中,其转子动平衡的校正设备可分为两大类,即手工校正动平衡机和全自动平衡机。手工校正动平衡机成本较低,但是生产效率低下,平衡精度也不高,且对转子的切割较多,进而其电气性能的削弱造成电机性能退化,不能满足高效生产优质电机的需要。与此相比,全自动平衡机则生产效率等高,平衡精度高,能够对转子切削进行优化,但是机器价格相对较贵。目前随着我国电动工具业的发展,采用全自动平衡机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全自动平衡机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就是机器中心高调整过程复杂,机械手的定位精度及抓放转子与其他结构干涉的问题,其对转子的最终平衡精度有较大的影响。经过考察,国内外的全自动平衡机生产厂家在更换转子时对中心高调整过程均采用人工方式,这对操作工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另一方面,机械手从各个工位抓放转子的过程均采用直接抓放模式,并且机械手的定位精度完全靠其自身保证。这样就对机械手的加工及装配提出了苛刻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精度高、中心高可方便调节的全自动平衡机中的转子托起装置。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平衡机中的转子托起装置包括气缸,在气缸的活塞上固定有托起架座,两个浮动架通过板簧与托起架座连接,对称悬置于托起架座内,每个浮动架的顶端分别与上部具有凹弧形的半月板紧固。
使用时,将转子的两端分别架于全自动平衡机中的转子托起装置两个半月板上,在气缸的作用下,活塞带动托起架座等托起转子,在板簧的弹性作用下,可以实现水平方向上的调节,从而对抓放转子的机械手的定位精度进行补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易于实现。
2)加工不同半径的转子时只需选择相应的半月板,中心高随之即可以保证,更换方便。
3)由于板簧的弹性作用,本装置具有对抓放转子的机械手的定位精度进行补偿的功能。
4)由于气缸活塞的作用,使转子与所在工位分离,从而可避免抓放转子的机械手与其他机构发生磕碰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平衡机中的转子托起装置示意图;
图2是图1装置的附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2,全自动平衡机中的转子托起装置包括气缸6,在气缸6的活塞5上固定有托起架座4,图示实例中,托起架座4是由平板和四个立柱4-1构成的“倒置方桌状”结构,每个浮动架2的底端两侧分别与两个板簧3的一端连接,每个板簧3的另一端各与托起架座4的立柱连接。这样,两个浮动架2通过板簧3对称悬置于托起架座4内。每个浮动架2的顶端分别与上部具有凹弧形的半月板1紧固。
使用时,将转子的两端分别架于装置的两个半月板上,加工不同半径的转子前更换相应的半月板,保证机器的中心高。当全自动平衡机每个工位完成其任务时,在气缸的作用下,活塞带动托起架座等托起转子。在板簧的弹性作用下,可以实现水平方向上的调节,从而对抓放转子的机械手的定位精度进行补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40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降低的交流电压的可再充电真空装置
- 下一篇:外伤溃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