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体停车库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83793.8 | 申请日: | 2008-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67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 发明(设计)人: | 冯贵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贵法 |
| 主分类号: | E04H6/18 | 分类号: | E04H6/18;E04H6/2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龚旻晏 |
| 地址: | 310004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 车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停车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体停车库。
背景技术
小型汽车逐渐进入普通家庭作为代步的工具,私家车的数量每年都在剧增,已经出现车辆多而泊位少的现象,特别是在城市的住宅小区和写字楼、商业大厦密集区域。为提高停车区域的使用效率,已经有上层及多层的一种立体停车库投入应用,充分利用空间进行停车,使现场能容纳停放更多的车辆。现有立体车库基本采用由升降机带动载车板上下垂直运动的机构,车辆升降设有专用通道,需要停车时,待停放车辆先停放在底层的载车板上,由升降机将其提升至上层,再平移到相应泊位。提取上层停放的车辆时,需要先将待取车辆平移到载车板,通过降机先将车辆下到底层,上层进行停车或提取车辆时,必须保证下层没有停放车辆,而且停放、提取车辆整个过程比较复杂。另外,从制作、使用成本考虑,目前投入的一种立体停车库一般都是大型的,需要较大的占地面积,基本设置在专用停车场内,还不能应用到道路边、住宅小区内等利用道路、通道两侧的停车区域,限制了一种立体停车库更为广泛地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应用液压起重原理、借用前向通行道路操作上层车辆停放的一种立体停车库技术方案,使上下两层可以独立停车,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所述的一种立体停车库,包括由四根立柱、底板连接构成的固定车架,其特征在于固定车架上部连接设置滑行底架,固定车架前后两侧分别通过左右立柱设置与其滑动配合的伸缩起重梁,左侧立柱分别连接设置升降装置,升降装置由起重链、起重轮、起重油缸连接构成,起重轮通过轮轴支架与起重油缸的活塞杆顶端连接,起重链绕起重轮滚动配合,起重链一端与立柱定位连接,另一端与伸缩起重梁连接,前后两侧伸缩起重梁外伸段之间配合设置与其滑动配合的托梁,托梁上配合设置与其滑动配合的滑行停车架,滑行停车架端部连接设置由调速电机驱动的平推装置。
所述的一种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伸缩起重梁包括伸缩配合的起重外臂、起重内臂,起重外臂内连接设置伸缩油缸,伸缩油缸的活塞杆与起重内臂配合连接,两起重内臂之间配合设置与其滑动配合的托梁。
所述的一种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伸缩起重梁前端部连接设置牵引架,牵引架与立柱之间设置牵引绳,牵引绳与托梁定位串接。
所述的一种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推装置包括与滑行停车架螺接配合的滚珠丝杆和与调速电机传动连接的伞形齿轮,滚珠丝杆与伞形齿轮啮合传动。
所述的一种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梁为“凵”字形结构,其两外侧通过轮轴连接的上滚轮与伸缩起重梁滑动配合,托梁内侧底部通过连接设置的下滚轮与滑行停车架滑动配合。
所述的一种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伸缩起重梁前端连接设置下弯端板,前后两侧下弯端板之间下部连接设置具有斜坡结构的引车板。
所述的一种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伸缩起重梁通过连接设置的定轴轨轮与立柱上相应设置的槽轨滑动配合。
所述的一种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行停车架由由滑行桥板、桁栏通过支承板连接配合构成,滑行桥板上配合设置驻车坎。
所述的一种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行底架上连接设置水平滚轮。
所述的一种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梁外侧连接设置导向滑轮,导向滑轮与伸缩起重梁外伸段滑动配合。
上述的一种立体停车库构思新颖、结构合理,采用液压起重原理,制作工艺简单,成本相对较低,借用前方行车通道停放、取用上层车辆,操作简单且不会影响底层车辆得使用,无需占用多余得地面面积,上下层车辆停放独立操作,实现了停车位的成倍增加,尤其适合于道路、街道、住宅小区通道末端停车场所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A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牵引架、2-牵引绳、3-滑行停车架、3a-桥板、3b-支承板、3c-桁栏、4-托梁、5-上滚轮、5a-下滚轮、6-伸缩起重梁、6a-起重内臂、6b-起重外臂、6c-伸缩油缸、6d-下弯端板、7-引车板、8-平推装置、8a-伞形齿轮、8b-滚珠丝杆、9-驻车坎、10-起重油缸、11-升降装置、11a-起重轮、11b-起重链、11c-轮轴支架、12-立柱、13-固定车架、13a-滑行底架、14-液压泵、15-水平滚轮、16-底板、17-定轴轨轮、18-导向滑行轮、19-调速电机、20-钢搁板、21-上护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贵法,未经冯贵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37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式输送机降耗运行节能装置
- 下一篇:竹炭基远红外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