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湿法回转窑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082664.7 | 申请日: | 2008-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65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 发明(设计)人: | 吕舒宏;吴春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B7/22 | 分类号: | F27B7/2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 |
| 地址: | 32211***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湿法 回转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湿法回转窑,属于铁氧体预烧料回转窑的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铁氧体预烧料回转窑(公告号:CN1177728A),用于生产永磁材料的原料,它有两个倾斜的筒体,有同轴线,并下位的衔接上位的;筒体的托轮,主动托轮与传动装置连接,筒体往复摆转,其频率和摆幅可调;料线之上的耐火窑衬表面涂有黑体层;筒体内窑膛中有硅炭棒,并高温段的比低温段的间距大;有温度拐点处的耐火窑衬内表层,装有测温热电温;上位筒体有供氧装置。上述回转窑在筒体回转过程中,铁氧体预烧料在筒体内的流速太快,铁氧体预烧料在筒体内的保留时间较短,不利于铁氧体预烧料的预烧,另外,在对筒体清洗时,清洗水在筒体内的流速也过快,从而导致清洗水对筒体的清洗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缓料浆和清洗水在窑体内的流速,利于铁氧体预烧料的预烧和对窑体内腔的清洗的湿法回转窑,解决了现有铁氧体预烧料回转窑存在的不利于铁氧体预烧料的预烧和清洗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它包括窑体,窑体自进口端向出口端向下倾斜设置,位于进口端和出口端之间的窑体内腔由第一等径腔、第二等径腔和第三等径腔构成,其中,第一等径腔的直径大于第二等径腔的直径,第二等径腔的直径大于第三等径腔的直径,第一等径腔与第二等径腔之间通过第一环形台阶过渡,第二等径腔和第三等径腔之间通过第二环形台阶过渡。其中,在窑体内腔设置第一环形台阶和第二环形台阶可阻止料浆及清洗水在窑体内的快速通过,从而延长料浆在窑体内的预烧时间,利于铁氧体预烧料在窑体的预烧;另外,也可降低清洗水在窑体内的流速,利于清洗水对窑体内腔的清洗。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环形台阶和第二环形台阶均与窑体内腔的轴线垂直。其中,将第一环形台阶和第二环形台阶与窑体内腔的轴线垂直设置可提高对料浆和清洗水的阻挡效果,从而提高铁氧体预烧料的预烧效果和清洗水对窑体内腔的清洗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等径腔的直径较第二等径腔的直径大140-180mm;所述第二等径腔的直径较第三等径腔的直径大60-100mm。
作为优选,所述窑体的倾斜角度为3-5°。合理设置窑体的倾斜度可确保料浆和清洗水在窑体腔体内的流速。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减缓料浆和清洗水在窑体内的流速,利于铁氧体预烧料的预烧和对窑体内腔的清洗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窑体的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湿法回转窑的窑体1自进口端2向出口端3向下呈4°倾斜设置,进口端2的孔径为660mm,出口端3的孔径为1250mm,位于进口端2和出口端3之间的窑体内腔由第一等径腔4、第二等径腔5和第三等径腔6构成,其中,第一等径腔4的直径为1640mm,第一等径腔4的轴向长度为8600mm,第二等径腔5的直径为1480mm,第二等径腔5的轴向长度为4070mm,第三等径腔6的直径为1400mm,第三等径腔6的轴向长度为4640mm,第一等径腔4与第二等径腔5之间通过第一环形台阶7过渡,第二等径腔5和第三等径腔6之间通过第二环形台阶8过渡,第一环形台阶7和第二环形台阶8均与窑体内腔的轴线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26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