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式奶瓶瓶盖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82611.5 | 申请日: | 200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46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周伟倡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爱乐宝婴儿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9/00 | 分类号: | A61J9/00;A61J1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5807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奶瓶 瓶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瓶盖,尤其是一种倾倒方便、卫生的并可直接吸饮的旋转式奶瓶瓶盖。
背景技术
在物质生活较为丰富的当今社会,人们对日常使用的物品、用具的要求已不仅限于需求量的增加,而更为注重的是这些日常用品的美观使用化和方便卫生化,尤其是对儿童用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现有的奶瓶结构,幼儿都是通过奶嘴或吸管进行吸吮。
中国专利一种可吸饮的饮料瓶盖(中国专利号01205521.2),它包括有瓶盖主体、吸嘴、吸管,其中瓶盖主体在偏心位置有一通孔,吸管穿过通孔,其一端头扣着通孔周边,吸嘴一端卡于瓶盖主体内并可相对于瓶盖主体转动。使用时只需要旋转吸嘴校正通孔,不须倒置、斜置饮料瓶就能饮用瓶内饮料,十分方便。但由于儿童活泼好动,液体容易顺着吸管泄露和被污染的危险。
中国专利旋转式调味瓶瓶盖(中国专利号02222042.9),它包括有瓶盖盖体,盖体上设有开通孔的凹槽,凹槽内设有其内开流槽的旋转鸭舌嘴,且鸭舌嘴上设有与流槽相通的通孔,采用这种结构后,通过转动鸭舌嘴,使其上的通孔与对应的凹槽上的通孔对位,即可将瓶内的调味料倒出,反之则关闭。但这种结构的瓶盖不适合用于盛装液体的容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液体容易泄露、瓶盖或瓶口容易被污染等不足,为此提供一种不易被污染、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使用,并且开闭动作方便,关闭后能又防止液体意外泄露和被污染的危险的旋转式奶瓶瓶盖。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旋转式奶瓶瓶盖,包括有瓶盖和吸管,瓶盖上设有一凹腔,该凹腔内枢接有鸭舌嘴,鸭舌嘴可绕着枢接点转动,且鸭舌嘴上开有液体通道;所述的凹腔内还开有与液体通道相配的且向外延伸的通孔柱。鸭舌嘴可绕着枢接点做120°度转动,当鸭舌嘴处于最大角度时,液体通道刚好与通孔柱一端相通,即可吸吮瓶体中的液体。
作为优选,所述的鸭舌嘴由圆形的舌根和与舌根相连的椭圆形舌头构成,其舌根通过两侧的转轴固定在凹腔两侧的轴套内。凹腔两侧的轴套作为枢接点,通过拨动舌头带动舌根上的转轴转动,以改变舌头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凹腔与鸭舌嘴之间设置有密封圈。通过设置密封圈,防止液体向外渗漏。
作为优选,所述的凹腔内设有与密封圈相配的凹槽,密封圈半嵌在凹槽中。采用这种结构后,使凹腔与鸭舌嘴之间能紧密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的液体通道为一偏心通道。采用这种结构,当鸭舌嘴处于闭合状态时,舌根一半与凹腔紧密接触,其偏心通孔位于舌根的另一半上,起到了密闭液体出口的目的;当鸭舌嘴处于最大打开状态时,偏心通道呈一斜线与通孔柱上的液体出口相通。
作为优选,所述的通孔柱呈圆筒状,该通孔柱一端为液体出口,另一端用于卡插吸管;且液体出口一端的直径小于与吸管相连一端的直径。采用这种结构后,防止吸管浮动,确保吸管底端与瓶底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鸭舌嘴的椭圆形舌头外缘上固接有一层包胶。避免幼儿吸吮时用力过猛而损伤牙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当需要饮用瓶内的液体时,只需要旋转鸭舌嘴使其液体通道与通孔柱的液体出口对位,即可吸吮瓶内的液体,反之则关闭,不仅操作简单,开、关闭方便,而且极易控制液体流出的量,同时也不会对瓶口或瓶盖造成污染,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面打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面打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侧面闭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爱乐宝婴儿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爱乐宝婴儿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26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