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设有内胆的茶制容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081779.4 | 申请日: | 2008-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11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 发明(设计)人: | 朱军碧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军碧 |
| 主分类号: | B65D13/00 | 分类号: | B65D13/00;B65D8/04;A61J1/00 |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玉丹 |
| 地址: | 650031云南省昆明市同***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设有 内胆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容器,具体是设有内胆的茶制容器。
背景技术
茶叶是中国特有的饮品,茶叶本身具有独特的颜色和质感,还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普洱茶具有后发酵的特性,即茶叶在漫长的储存过程中将缓慢发酵、逐渐成熟,成为色美味醇的熟茶。人们利用普洱茶的特性,用普洱茶制成容器,人们可在漫长的使用或观赏过程中等待普洱茶的成熟。普洱茶放在普洱茶制成容器内长期贮藏后品质将得到提升,如果将其它香型的茶叶放入普洱茶制成容器内,则会引起相互串味。茶制成的容器会吸收水份,且具有一定的透气性,不能用于盛放液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设有内胆的茶制容器的技术方案,该方案是提供一种外形具有茶叶的颜色和质感,内腔与制外壳的茶完全隔离的容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设有内胆的茶制容器,包括具有空腔、可封闭的容器体和盖,其特征在于,容器体为两层,外层为茶制外壳,茶制外壳内为可密封不透气的内胆。
所述的茶制外壳厚度为1-20毫米,由茶压制成。所述的内胆厚度为0.2-8毫米。所述的内胆设有内盖。所述的茶制外壳由茶叶、茶梗、老茶、茶末、粗茶或制茶的下脚料制成;所述的内胆由铜、锡、铝、金属箔、陶、陶瓷、玻璃、塑料制成。
由于茶叶自身成份所决定,用茶压制的容器会吸收水份,且具有一定的透气性,不能用于盛放液体。制容器的茶叶本身散发香味,如果用于贮藏其它香型的茶叶将会相互串味。本实用新型是在茶制外壳内设有可密封不透气的内胆,内胆由铜、锡、铝、陶、陶瓷、玻璃及塑料等制成,也可采用铝箔、锡箔等金属箔制成,这些材料制成的内胆加上盖后可使容器密封不透气。这样使得容器具有茶的外观,内胆可贮藏各种液体如高挡的酒,外层的茶叶和内腔的酒共同在漫长的储存过程中缓慢发酵、逐渐成熟,愈陈愈香,本实用新型遮光隔热,为酒的贮藏提供良好环境,可有效提高酒的品质。本实用新型也可用于贮藏各种香型的茶叶,盖上盖后外层的茶味不会与贮藏的茶叶串味。本实用新型还可用于贮藏贵重药品、食品。本实用新型可制为各种罐、筒、瓶及盒等各种形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除臭、除异味、净化室内空气的功能,对甲醛、氡气等室内的装修污染也具有吸附、抑制、分解和氧化作用。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结构新颖,是一种新型的高档贮藏容器。
附图说明
图1为罐形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筒形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3为瓶形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4为盒形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茶制容器体(1)中空、上部设有可封闭的盖(2),容器体由茶制外壳(4)和可密封不透气的内胆(5)两层组成,茶制外壳(4)是由茶叶、茶梗、老茶、粗茶、茶末或制茶的下脚料制成,厚度为1-20毫米,具体厚度根据容器的大小和形状而设定。可密封不透气的内胆(5)由铜、锡、铝、陶、陶瓷、玻璃、塑料等材料制成,也可采用柔性的铝箔、锡箔等金属箔制成,内胆的厚度为0.2-8毫米,具体厚度根据容器的大小和形状而设定。内胆和外壳可粘结,容器体可制为各种式样的罐、瓶、筒及盒,如图1、2、3和4。罐、瓶、筒形茶制容器可在内胆(5)设内盖(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军碧,未经朱军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17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